多谢高人问起居,惠然相过共秋蔬。
栖栖众且疑夫子,碌碌谁知效阿奴。
老去睡乡还积欠,君来诗社责新逋。
便便一觉南窗午,短簟方床意不疏。
多谢高人问起居,惠然相过共秋蔬。
栖栖众且疑夫子,碌碌谁知效阿奴。
老去睡乡还积欠,君来诗社责新逋。
便便一觉南窗午,短簟方床意不疏。
此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午后小憩的宁静情景。首句“多谢高人问起居,惠然相过共秋蔬”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关心询问的感激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中间两句“栖栖众且疑夫子,碌碌谁知效阿奴”则表现出诗人对于外界对自己评头论足的淡然态度。这里的“夫子”指孔子,但在此处显得更像是一个普通的称呼,用以自嘲,表明诗人并不在意世俗的评价,而是保持着一颗平常心。
接下来的两句“老去睡乡还积欠,君来诗社责新逋”则转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朋友间相互激励、共同追求文学创作的场景。这里的“积欠”指的是年岁增长后对于文学艺术的更多追求和不足之处尚需弥补,而“责新逋”则是友人之间在诗社中相互督促,希望各自都能有所进步。
最后两句“便便一觉南窗午,短簟方床意不疏”描绘了诗人午睡时的宁静与安逸,以及他对生活细节的享受和体悟。这里的“便便一觉”是形容入睡的轻松自如,“短簟方床”则指的是简单朴素的生活环境,而“意不疏”则表明诗人对于这份平淡生活的珍视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哲学态度,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田园生活和文学创作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