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烟和雨绿萋萋,水阁春深望眼迷。
惆怅夕阳千古地,青山无语鸟空啼。
带烟和雨绿萋萋,水阁春深望眼迷。
惆怅夕阳千古地,青山无语鸟空啼。
这首诗《草色》由明代诗人石宝所作,描绘了一幅充满哀愁与静谧之美的画面。诗中以“带烟和雨绿萋萋”开篇,将草色在烟雨中的朦胧美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那绿色的草丛被一层轻烟细雨所覆盖,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幽远的气息。
接着,“水阁春深望眼迷”一句,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一处深藏于春日水阁之中的景致,视线在烟雨与绿草之间徘徊,仿佛迷失在了这无限延伸的绿色之中,营造出一种深远而略带迷茫的意境。
“惆怅夕阳千古地,青山无语鸟空啼。”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夕阳西下、青山沉默、鸟儿孤独啼鸣的场景,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短暂、自然永恒的思考。夕阳的余晖映照在古老的大地之上,赋予了时间一种沉重而悠长的色彩;而青山默默无言,鸟儿独自哀鸣,则象征着自然界对于人类情感的超脱与淡然,同时也暗示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在此刻显得格外渺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与人类情感之间复杂关系的独特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卧病空山连日雪,崖谷平沉高石没。
朝晖倚杖坐茆檐,夜气拥炉烧榾柮。
兵选三丁壮者稀,祗馀翁媪守柴扉。
秋霜早杀空晚稼,寒机尽用无冬衣。
听说诛求愈悽恻,转忆承平乐耕织。
暖入狐裘念苦寒,饱分玉食怜饥色。
九折危途一道溪,故人相望阻攀跻。
惜乏篮舆度雪水,安得青鞋踏雪泥。
南溪白云白如练,万壑松萝对山县。
幽人结屋溪上居,稚子过庭能读书。
清流美竹秋潇洒,棐几明窗日閒暇。
坐中往往见樵渔,门外时时驻车马。
盛世弦歌比屋闻,淮南兵革又纷纷。
平川战血流成海,白日妖氛涨作云。
一自离家从部曲,梦绕故山烟水绿。
被褐愁趋戎马群,牵萝谁补南溪屋。
近随都尉入关中,远逐嫖姚树战功。
匣底笑看三尺剑,尊前起舞万人雄。
三年留滞关山外,环堵蓬蒿果安在。
荒林猿鹤怨秋风,落日鱼龙愁远海。
时清方且归去来,他乡道路多尘埃。
有才未必长在野,君王已筑黄金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