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明道君崇道,同□□□晚节光。
遍阅后来积薪者,仅存前度看花郎。
彫零堪叹瓜三摘,老退犹贪粟一囊。
但愿弟兄享华发,多批祠考赛汾阳。
我为明道君崇道,同□□□晚节光。
遍阅后来积薪者,仅存前度看花郎。
彫零堪叹瓜三摘,老退犹贪粟一囊。
但愿弟兄享华发,多批祠考赛汾阳。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诗人开篇即表达了自己对于“明道”的追求与崇尚,以及对晚年修行的决心。这不仅体现了古人重德行的传统美德,也反映出诗人的高洁品格。
接着,诗人提到“遍阅后来积薪者”,这里的“积薪”指的是为将来的火种作准备,比喻后代的人们在知识和学问上的积累。然而,“仅存前度看花郎”一句,则透露出一种淡然与超脱,诗人似乎在表达对世事纷争的看破,以及对于个人修养的重视。
下面两句“彫零堪叹瓜三摘,老退犹贪粟一囊”,则描绘了一位老者虽然年迈,但仍旧保持着勤奋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里的“彫零”可能是指一种简单的农具,“堪叹”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景象的感慨。而“瓜三摘”与“粟一囊”则分别形容老者对于瓜果与谷物的珍视,这些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示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观察和理解。
最后,“但愿弟兄享华发,多批祠考赛汾阳”,诗人表达了希望兄弟之间能够共同享受美好事物,并且在学问上能够互相激励,共同进步。“祠考”指的是家庭的祭祖活动,“赛汾阳”则是古代的一种文艺竞技,这里用来比喻学术上的交流与较量。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修养和对道德的追求,还反映出他对于家族、学问以及生活的深刻理解。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勤勉不息的精神面貌,同时也透露出一股超然物外的淡定气质。
君不见沧海沤,聚珠如山瞥眼收。
又不见青山云,长空去住徒氤氲。
人生如寄亦何有,世上荣华只翻手。
五陵原上秋田儿,昔日华驹金作羁。
秋风萧萧吹白草,空留径路令人悲。
咸阳宫殿亦消歇,麟阁云台总骚屑。
世上认假皆成真,鹿梦还从梦中说。
君家茅屋山之幽,仿佛天边十二楼。
溪风徐来帘上钩,落叶满山松竹秋。
何时与君携手登上头,当窗浩歌消百忧。
胡为劳形死不休,醉看蜃海成山丘。
洞府湛清虚,楼居镇常寂。
髹几检道书,露台点羲易。
倏尔四十年,重来感陈迹。
落日照轩棂,分明睹畴昔。
玄侣故相知,常得分讲席。
向予展殷勤,往事犹记忆。
尔颜向衰槁,黄白竟何益。
别去一潸然,遥天度云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