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平分夜,寒堂独坐时。
松州万里客,穗石十年思。
云重月轮没,风狂烛影攲。
欲寻天柱赏,谁是赵知微。
秋色平分夜,寒堂独坐时。
松州万里客,穗石十年思。
云重月轮没,风狂烛影攲。
欲寻天柱赏,谁是赵知微。
此诗描绘了一幅中秋雨夜的凄清景象,诗人独坐寒堂,思绪万千。首句“秋色平分夜”,点明了季节与时间,秋色与夜晚相融,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接着,“寒堂独坐时”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孤独的状态,与外界的自然景观形成对比。
“松州万里客,穗石十年思”两句,运用了借代的手法,将诗人自己比喻为“万里客”和“十年思”,表达了远离家乡、思念久远的情感。这里不仅有对远方的怀念,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云重月轮没,风狂烛影攲”描绘了雨夜的景象,乌云密布,遮住了月亮,狂风中烛光摇曳不定,形象地表现了环境的恶劣与内心的波动。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动态变化,映射出诗人情感的起伏。
最后,“欲寻天柱赏,谁是赵知微”表达了诗人想要寻找一处美景以排遣愁绪的愿望,但又感叹无人能理解或分享这份心情。这里的“天柱”可能象征着理想中的美好之地,而“赵知微”则可能是诗人理想中的知音或伴侣,暗示了他在现实中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中秋雨夜时的复杂心境,既有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又有对远方和过去时光的深深怀念,以及在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孤独感和寻求理解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