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偏宾至稀,昼静门常掩。
深房纸瓦明,宴坐蒲团稳。
庭花落未扫,径草繁不剪。
林泉倦出游,况乃市朝远。
地偏宾至稀,昼静门常掩。
深房纸瓦明,宴坐蒲团稳。
庭花落未扫,径草繁不剪。
林泉倦出游,况乃市朝远。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独处生活的意境。开篇“地偏宾至稀,昼静门常掩”,表明主人公居住的地方偏僻,不常有客人到来,白天时大门经常关闭,显得异常宁静。
接着,“深房纸瓦明,宴坐蒲团稳”进一步描绘了室内的幽雅与安逸。深房指的是房间的深处,纸瓦明可能是指窗上糊着的白纸透出柔和的光线,而宴坐即悠闲地坐在蒲团(一种用于打坐冥想的圆形垫子)上,体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庭花落未扫,径草繁不剪”则描写了庭院中的自然景象。花瓣飘落却没有被清扫,小径上的草木郁郁葱葱也没有打理,这种放任的状态反映出主人公对自然界的顺其自然态度,以及他对物质劳动的疏离。
最后,“林泉倦出游,况乃市朝远”表达了诗人对于外出游玩的疲惫,以及对远离喧嚣都市和繁忙朝廷生活的向往。林泉即山林与溪流,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美丽景色,而“倦出游”则显示了诗人不再热衷于此类活动;“况乃市朝远”则是对比,城市和朝廷代表着世俗与官场的喧嚣与繁忙,而这些都离诗人所处的懒庵很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居所环境、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寄托和个人自由的意愿。
夙昔慕幽旷,中年值奔走。
及兹始知返,顾已成皓首。
兹为山水选,风气固深厚。
崒嵂皆巘崿,绵邈尽林薮。
清泉泻幽磴,白雪被层阜。
既多缁素流,况有耕钓叟。
初心已云协,雅言得兼受。
始来疏梅堕,复此山樱剖。
庶几去日迟,谁谓行当久。
挥手谢朋侣,吾将寄衰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