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小庐山示诸友》
《九日小庐山示诸友》全文
明 / 陈献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九日风光满薜萝,一年天气最清和。

泛花盏小潘郎醉,击壤声高叶子歌。

东海倾心狂措大,南山当面老头陀。

谢生爱卜葵根宅,说道葵根月更多。

(0)
鉴赏

这首明代陈献章的《九日小庐山示诸友》描绘了重阳节时的优美景色和欢乐氛围。首句“九日风光满薜萝”展现了浓郁的秋意,山野间藤蔓植物披满了金黄的秋光,显得生机盎然。次句“一年天气最清和”强调了此时气候宜人,是全年中最适宜出游的好时节。

“泛花盏小潘郎醉”一句,通过“潘郎”这一典故,形容朋友们在品酒赏花中微醺的状态,增添了节日的热闹气氛。“击壤声高叶子歌”则描绘了众人击壤(古代一种游戏)唱歌的场景,声音高亢,充满喜悦之情。

“东海倾心狂措大,南山当面老头陀”运用夸张手法,将朋友比作东海般豪放不羁,南山般的沉稳智慧,形象生动。最后两句“谢生爱卜葵根宅,说道葵根月更多”,以“谢生”自比,表达了对自然的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借“葵根”寓意吉祥,暗含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出重阳佳节之际诗人与朋友们在小庐山共度的美好时光,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作者介绍
陈献章

陈献章
朝代:明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猜你喜欢

满江红.题圣月兄归来图

断水残云,留不住、并州羁客。

且收拾、新亭孤泪,江滨吟魄。

下榻漫淹徐孺子,归来好赋陶彭泽。

把柴门、遥向夕岚开,餐山色。水绕屋,渔灯白;

云满袖,诗筒碧。更斗茶僧舍,寻□村北。

半卷阴符摩醉眼,一编心史图秋壁。

有袁安高卧在东邻,堪投迹。

(0)

孤鸾

为谁抛撇,似海燕初分,林莺乍别。

回首天涯,满目云山愁绝。

东风不怜春色,把一枝、杨花吹折。

直恁粘烟带雨,更盈盈似雪。奈梦儿、相隔恨难说。

想昨夜孤衾,今朝双颊。比这青衫上,有几重啼血。

一声晚钟动了,又送人、断肠时节。

莫把琵琶乱拨,正春江潮咽。

(0)

临江仙.赠余浩

秋水芙蓉江上饮,怜渠无限风流。

红牙低按小梁州。澹云拖急雨,依约见江楼。

最是采莲人似玉,相逢并著莲舟。

唱歌归去水悠悠。清砧孤馆夜,明月太湖秋。

(0)

水亭偶成

临流亭馆净无尘,落涧流泉处处闻。

半湿半干花上露,飞来飞去岭头云。

翠迷洞口松千个,白占林梢鹤一群。

此地清幽人不到,惟留风月与平分。

(0)

咏南越

边邑深隍嵌叠峰,土民食粟扣时舂。

云山溪水常相合,烟树藤萝每自封。

岭外瘴温鸣蟋蜶,海滨郁热显鰅鳙。

常思不律皆由此,数月朱颜别旧容。

(0)

过南望时守闸不得行

客路三千里,舟行二月馀。

壮颜随日臧,衰鬓受风疏。

蔓草须句国,浮云少吴墟。

愁心如汶水,荡漾绕青徐。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