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点绛唇·其二有怀苏州》
《点绛唇·其二有怀苏州》全文
宋 / 吴文英   形式: 词  词牌: 点绛唇

明月茫茫,夜来应照南桥路。梦游熟处。一枕啼秋雨。

可惜人生,不向吴城住。心期误。雁将秋去。天远青山暮。

(0)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
江淹诗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绎唇”。
又名《点樱桃》、《南浦月》。
双调四十一字,仄韵。
南桥:苏州城内古桥,词人旧居附近。
吴城:即苏州。
心期:谓两相期许。
将:携带。
翻译
茫茫的明月,这时亦应照在苏州老屋一带的南桥路上。梦中身游苏州熟悉的南桥,无限激动,一觉醒来,却在他乡,泪水像秋雨一般湿透了枕头。
感叹自己不能一生一世住在苏州,很多事情不能如心所愿。遥望秋空,大雁带着萧瑟的秋意飞去,远处的青山已沉没在暮霭之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吴文英的《点绛唇·其二·有怀苏州》。诗中充满了对故乡苏州的深情和不舍。开篇"明月茫茫,夜来应照南桥路"描绘了一幅明亮的月色下,南桥路在夜幕下的宁静美景,仿佛梦境中的游走。

"梦游熟处。一枕啼秋雨"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厚情感,以及在远离家乡时所怀念的场景。这里的“一枕啼秋雨”则是形容夜晚思绪,甚至能听见那细微的秋雨声响。

接下来的"可惜人生,不向吴城住。心期误。雁将秋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定居在美丽的苏州。"雁将秋去"则是比喻时光易逝,季节更迭。

最后一句"天远青山暮"则描绘了一幅辽阔的山野景色,夕阳下的远山显得格外苍茫,凸显了诗人心中的孤独与寂寞之感。整首词通过对故乡自然美景的描述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出作者深沉的情怀和对生活的无奈感受。

作者介绍
吴文英

吴文英
朝代:宋   字:君特   号:梦窗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生辰:约1200~1260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
猜你喜欢

醉题匡城周少府厅壁

妇姑城南风雨秋,妇姑城中人独愁。

愁云遮却望乡处,数日不上西南楼。

故人薄暮公事闲,玉壶美酒琥珀殷。

颍阳秋草今黄尽,醉卧君家犹未还。

(0)

奉陪封大夫宴得征字时封公兼鸿胪卿

西边虏尽平,何处更专征。

幕下人无事,军中政已成。

座参殊俗语,乐杂异方声。

醉里东楼月,偏能照列卿。

(0)

和姚给事寓直之作

清论满朝阳,高才拜夕郎。

还从避马路,来接珥貂行。

宠就黄扉日,威回白简霜。

柏台迁鸟茂,兰署得人芳。

禁静钟初彻,更疏漏渐长。

晓河低武库,流火度文昌。

寓直恩徽重,乘秋藻翰扬。

暗投空欲报,下调不成章。

(0)

步虚词十首·其九

爰从太微上,肆觐虚皇尊。

腾我八景舆,威迟入天门。

既登玉宸庭,肃肃仰紫轩。

敢问龙汉末,如何辟乾坤。

怡然辍云璈,告我希夷言。

幸闻至精理,方见造化源。

(0)

赠兄

洛阳纸价因兄贵,蜀地红笺为弟贫。

南北东西九千里,除兄与弟更无人。

(0)

岁初喜皇甫侍御至

湖上新正逢故人,情深应不笑家贫。

明朝别后门还掩,修竹千竿一老身。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