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头谁点笔,忆是姓吴郎。
何似凭楼望,筌鱼两并忘。
墙头谁点笔,忆是姓吴郎。
何似凭楼望,筌鱼两并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墙头”、“红杏书楼”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诗人以“谁点笔”开篇,似乎在询问,是谁在墙上留下了这样的印记?接着,“忆是姓吴郎”,暗示这可能与一位名叫吴郎的人物有关,引人遐想。随后,“何似凭楼望,筌鱼两并忘”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致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仿佛站在高楼上远眺,所有的烦恼都随之消散,心灵得到了释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的追求和内心世界的宁静。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清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南风吹雪柳花飘,闺中佳人春梦饶。
白发儒生未饱食,夜眠少困卧终朝。
清河县官公事简,怜我迩来愈疏懒。
手裹山僧石乳茶,题寄斋房豁书眼。
高枕蓬头缄未开,毛骨飒飒秋风来。
相如汉赋八千字,悬河暗诵声如雷。
山童急走汲井花,铛里龙涎鸣远车。
千日醉魂来断梦,五陵酒伴识还家。
为君一啜感君意,凤髓龙脂世空美。
碧碗沧洲片片云,金茎汉苑棱棱水。
朝来散步凌仙山,恍如轻举碧萝间。
九天若到须臾啜,何惜神君骑鹤还。
永州江清稀见鱼,永民岁岁输鱼租。
当年差官闸湖荡,尺水从兹起波浪。
江滨湖岸多沙洲,一望不见天尽头。
常时风色黄尘起,一夜雨声潢潦流。
丈量绳引计顷亩,半抑编氓强分受。
黄绫大册书入官,岁岁催粮烦甲首。
大家有田无宿舂,小家寄食身为佣。
年年逋负遭箠楚,俭岁惟闻□□□。
□舟载粮输入仓,仓仓岁额常亏粮。
君不闻道州鱼课年年足,当年闸课官不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