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后霍山水灾》
《秋后霍山水灾》全文
清 / 裴景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破块鸣条动大千,北鸿南燕怅秋田。

我穷安适乌托国,世乱宁论马踏边。

一夕巫祁惊霍岳,万家夜壑泣尧天。

丹霾赤地蛟蝗并,劫尽山存问老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后霍山水灾的悲惨景象,诗人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灾难对人间社会的巨大冲击。

首联“破块鸣条动大千,北鸿南燕怅秋田”描绘了灾后景象的凄凉与荒芜。破败的田野,枯萎的草木,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哀鸣。北飞的鸿雁,南归的燕子,它们在秋田上空盘旋,似乎在为这片土地的凋零而感到哀伤。

颔联“我穷安适乌托国,世乱宁论马踏边”表达了诗人对灾民无处安身的深切同情。在动荡不安的世道中,人们连最基本的生存之地都难以找到,更不用说寻求避难之所了。这里“乌托国”暗喻理想的避难所,但现实却是如此残酷,这样的理想之地根本不存在。

颈联“一夕巫祁惊霍岳,万家夜壑泣尧天”进一步渲染了灾情的严重性。一夜之间,霍岳被洪水侵袭,山崩地裂,无数家庭在夜晚的山谷中哭泣,哀叹苍天的不公。这里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洪水来临时的震撼力和破坏性。

尾联“丹霾赤地蛟蝗并,劫尽山存问老禅”则揭示了灾后的惨状。丹霾笼罩大地,赤色的土地上不仅有洪水带来的灾害,还有蛟龙和蝗虫的肆虐。在这样的劫难之后,山川依旧存在,但面对这一切,老和尚或许只能发出一声叹息,表达对世事无常、人间苦难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灾难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状态的关注和同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裴景绶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卖花声

楼角酒旗风。吹起春踪。把杯愁散古今同。

树上辛夷舒木笔,笔笔书空。江上数云峰。

著处情浓。一番心事有无中。

写恨缄愁凭仗此,望断归鸿。

(0)

相见欢.长夏无事,检录近作书此

风来水槛凉多。搅池荷。珠露倾来苦茗、煮松萝。

香篆烬。携柔翰。试烟螺。戏写新诗故故、教鹦哥。

(0)

虞美人.题“钟馗览镜图”,为闰重午作

弹冠重下终南径。真面须重省。红妆小妹定嘲它。

如戟须眉还有、照菱花。盈樽蒲酿从新倒。

一醉掀髯笑。莫欺进士老龙钟。

不见当年人镜、兆芙蓉。

(0)

清平乐.雪霁

梦魂潦草。帘外春寒峭。晴雪满阶慵不扫。

瘦了梅花多少。玉人懒起娇柔。绣衾偎暖香篝。

道是宵来中酒,日高犹未梳头。

(0)

生查子.月夜口占

银海碧沉沉,绣户金波泻。

树影落闲阶,一幅倪迂画。

丛桂露华溥,香雨飘幽榭。

我欲叩琼楼,相邀趁清夜。

(0)

踏莎行.玉颊啼痕

汉帝恩衰,萧郎情薄。酿成种种情怀恶。

两行玉箸界残妆,翠鬟低处珍珠落。

雨打梨花,烟笼芍药。啼多只恐秋波涸。

时时偷揾绣罗巾,背人佯整秋千索。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