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端居二首·其一》
《端居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舍东日初上,堂南雪已消。

鸟声弄新霁,春风动柳条。

学道心未降,端居生寂寥。

佳人不可挹,芳物为无聊。

夕扉还自掩,弯月已翘翘。

黯黯长安夜,愁思怅迢迢。

(0)
注释
舍东:房屋东边。
初上:刚刚升起。
堂南:堂屋南边。
雪已消:积雪已融化。
新霁:雨后的晴朗。
动柳条:吹动柳枝。
学道:专心学习。
心未降:未能放下心思。
端居:独处。
寂寥:空虚寂寞。
佳人:美女。
不可挹:难以亲近。
芳物:美好的事物。
无聊:索然无趣。
夕扉:傍晚的门扉。
自掩:独自关闭。
弯月:弯弯的月亮。
翘翘:高悬。
黯黯:暗淡。
长安夜:长安之夜。
愁思:愁绪。
怅迢迢:绵长遥远。
翻译
东方的日头刚刚升起,堂屋南边的积雪已经融化。
鸟儿的鸣叫声在雨后清新中回荡,春风轻轻吹动着柳枝摇曳。
我一心向学却未能放下,独处时感到空虚寂寞。
美丽的女子难以亲近,美好的事物也显得索然无趣。
傍晚时分,我独自关上了门扉,弯弯的月亮高悬天空。
暗淡的长安之夜,我的愁绪绵长而遥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隐逸自适的生活状态。起始两句“舍东日初上,堂南雪已消”表明时间已经过去了早晨,雪也融化了,春天的气息开始展现。紧接着“鸟声弄新霁,春风动柳条”则是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鸟鸣啼叫,与春风轻拂柳枝相得益彰,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然而,诗人并未完全沉醉于这宁静与美好之中,他的心境依然是“学道心未降”,表明他对道德修养的追求尚未放下。同时,“端居生寂寥”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

在接下来的两句“佳人不可挹,芳物为无聊”中,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淡然态度,这种情感是深刻而又有些许哀愁的。随后,“夕扉还自掩,弯月已翘翘”则描写出诗人在黄昏时分,独自关闭门窗,与外界隔绝,以享受那份宁静,同时也感受到夜色渐浓,月亮如钩的孤寂。

最后,“黯黯长安夜,愁思怅迢迢”则是诗人内心深处对长安夜晚的感慨,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愁绪和怀念,这种情感既复杂又微妙,是诗中最为深沉之处。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孤寂,以及对于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钟海月约游大云山龙兴寺时八月六日也

大云山下龙兴寺,阊阖风高八月游。

巾舄故堪图九老,光华何必待中秋。

未乘白鹤招黄鹤,且拉浮丘觅故丘。

莫放清商振林木,出山重恐白云留。

(0)

九月诸友载酒约游北郊自顾皤然叨居会首半酣感赋

霜飙凉冷又晴晖,九日山行老所宜。

风景每将观物眼,菊花长此傲霜枝。

天空极浦初闻雁,秋尽寒檐未授衣。

满目茱萸堪采佩,西山戎马恨归迟。

(0)

和答少参王敬所访黄龙洞天华书院

黄龙昔绕天华宫,龙去宫空石几重。

千载四贤开俎豆,九天万里闻声钟。

说惺说梦嗟人世,无助无忘有圣功。

多谢登歌水月句,淩风飞锡未来同。

(0)

贺周崦山中丞擢司寇二首·其一

督府行空云一片,东西瞻望爱如云。

一朝被召朝天去,雷雨中天天下闻。

(0)

访李鳌峰别驾于西台遍观胜景乐而有作六首·其二观海亭

石泉乍见已涓涓,到此凭栏望虎门。

人世但闻川上叹,谁从大海问真源。

(0)

别霍渭厓伦白山邓贲斋

茅屋樵巅荫紫雯,翳门松竹路难分。

迂愚自足烟霞癖,清切敢忘鹓鹭群。

拟把功名悲断瑟,已将世事看浮云。

空山病枕频相忆,一曲枯桐对晚薰。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