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泪二首·其二》
《泪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杨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寒风易水已成悲,亡国何人见黍离。

枉是荆王疑美璞,更令杨子怨多歧。

胡笳暮应三挝鼓,楚舞春临百子池。

未抵索居愁翠被,圆荷清晓露淋漓。

(0)
注释
寒风:寒冷的风。
易水:古代河流名,此处象征悲伤。
亡国:国家灭亡。
黍离:《诗经》中的篇章,表达哀伤和怀念。
荆王:古代楚国君主。
疑:怀疑。
美璞:美丽的玉,比喻贤才或美德。
杨子:杨朱,战国时期哲学家,此处借指有疑惑的人。
胡笳:古代北方乐器。
三挝鼓:三声击鼓,表示某种仪式或信号。
楚舞:楚地的传统舞蹈。
百子池:可能指代宫廷或公共活动场所。
索居:孤独居住。
翠被:绿色的被子,代指舒适的环境。
圆荷:圆形的荷叶。
清晓:清晨。
翻译
寒风凛冽,易水河畔弥漫着悲伤,亡国之痛有谁体会?
即使荆王误以为美玉藏瑕疵,杨子也因选择太多而心生遗憾。
夜晚的胡笳声伴随着三声鼓响,楚地的舞蹈在春天的百子池边上演。
这样的孤独生活,连翠被也无法慰藉,清晨圆圆的荷叶上,露珠晶莹,滴滴答答落个不停。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词人杨亿所作,名为《泪二首(其二)》。诗中充满了对往昔繁华已逝去的哀伤与感慨。

“寒风易水已成悲,亡国何人见黍离。”这里借用历史上楚国灭亡时的景象,表达作者对于失去的美好事物无法挽回的深切哀痛。"易水"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黍离”则是古代楚国的一种谷物,借以喻指国家的灭亡和个人情感的断绝。

“枉是荆王疑美璞,更令杨子怨多歧。”诗人自称“杨子”,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上的不公正事件深藏的怨恨。这里的“荆王”、“美璞”都是历史典故,指的是古代楚国的荆轲和美女璎珞,用以比喻那些被误解或冤枉之人。

“胡笳暮应三挝鼓,楚舞春临百子池。”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边塞战争与南国春光交织的画面。“胡笳”即胡人的号角,“三挝鼓”则是古代战争中使用的乐器。"楚舞"指的是源自楚地的歌舞,"百子池"则是历史上楚国的一处名胜,由此可见诗人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怀念。

“未抵索居愁翠被,圆荷清晓露淋漓。”最后两句转而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自然界的宁静景致。“索居”指的是边远的地方,“翠被”则是用以比喻诗人的忧愁。而“圆荷”、“清晓露淋漓”则是对早晨荷花与露水之美的描绘,透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整首词通过历史与自然的交织,以及个人情感的深沉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去的缅怀和当前命运的无奈接受。

作者介绍
杨亿

杨亿
朝代:宋   字:大年   籍贯: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   生辰:974—1020

杨亿(974~1020年),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性耿介,尚气节。年十一,宋太宗闻其名,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天禧四年卒,年四十七,谥号为文。博览强记,尤长于典章制度。曾参预修《太宗实录》,主修《册府元龟》。
猜你喜欢

混迹

桃花新绿涨溪桥,杨柳傞傞弄舞腰。

二月不堪寒尚在,一春无那病相撩。

书编读半懒重读,炉籀烧残欣复烧。

老向人间除妄想,但思混迹向渔樵。

(0)

怀古

故宫何在绿离离,逆顺兴亡世所知。

草木尚怀勾践德,山川仍识夏王悲。

行人月下谁吹笛,游客街前自买碑。

欲倚阑干问陈迹,苍烟白露两迟疑。

(0)

书张氏壁

潮水迟朝渡,湖村竟日留。

肯从沽酒饮,故作挟书游。

得句因题壁,逢人问买州。

双凫应不远,知道客来不。

(0)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一二一

平生英俊邢刍父,酷爱闽中一卷诗。

落笔文章有如此,因何不到秣陵嬉。

(0)

寄张永堂

浙江风浪阔,梦不落吟边。

书到知何日,君归想隔年。

才高朝士重,命拙故人怜。

早办山中计,吾今省俗缘。

(0)

程申斋梦与江和叔咏余近作明日以二韵续所寄见示次韵酬之并呈和叔

片片绿剪湘潭烟,点点露滴秋凉天。

正厌堆阜矻太华,欲避娇吭哑孤蝉。

卷曲离奇且朽老,馀习蟠错未铲扫。

梦寐不忘我湔祓,谓曷一语能近道。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