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欲觅佛道,先观五荫好。
妙宝非外求,黑暗由心造。
善恶既不二,元来无大小。
设教显三乘,法门奇浩浩。
触目即安心,若个非珍宝。
明识生死因,努力自研考。
若欲觅佛道,先观五荫好。
妙宝非外求,黑暗由心造。
善恶既不二,元来无大小。
设教显三乘,法门奇浩浩。
触目即安心,若个非珍宝。
明识生死因,努力自研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梵志的作品《回波乐》中的第五十七首。王梵志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探讨了佛教的教义和修行之道。
诗中首先提出寻找佛法的道路,需要从内心深处开始,观察并理解生命的五种基本状态(或指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以此作为起点。接着,诗人强调了内心的光明与黑暗皆由自己所造,善恶不分彼此,一切事物的本质并无大小之分。
进一步地,诗中提到佛法的教义广泛而深奥,通过教导不同层次的修行者(三乘,即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展现了法门的浩瀚与多样性。诗人认为,生活中的每一刻都蕴含着修行的契机,无需刻意去寻找珍宝,因为真正的宝藏就在心中。
最后,诗人提醒人们要深刻认识生死的根源,并努力自我反省与探索。这种自我觉醒的过程,是通往解脱的关键。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佛教的核心理念,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通过自我认知与反省,达到心灵的净化与解脱。
夫君英妙姿,家世联仕籍。
弱龄济乌台,所掌在文墨。
致身已青云,腾誉如白璧。
序劳合优迁,随牒更远役。
七闽处南陲,宪府堂堂辟。
君往试所长,俯就列曹职。
相逢钱唐滨,秋风动行色。
嗟兹遘时艰,天地满兵革。
呜呼凋瘵氓,何乃际斯厄。
生者困科差,死者堕锋镝。
贵人岂不仁,胡不怀惨恻。
我观得意者,及是翻取适。
旌旗出广路,百步人辟易。
假威济诛求,生事徼玉帛。
高堂日置酒,秉烛燕宾客。
芳除红锦藉,珍膳青纱羃。
娇歌绝艳舞,女妇拥前席。
垂酣不上马,欢乐未知极。
宁思公餗倾,便受素餐责。
维时风纪司,厥职务纠击。
矧今慎抡选,充位皆名德。
愿君勉赞襄,要使去淫慝。
及物摅至情,匡时展良策。
顾予狂者流,抚事常感激。
平生贾生志,临别长太息。
《赠陈宪史之福建》【元·王祎】夫君英妙姿,家世联仕籍。弱龄济乌台,所掌在文墨。致身已青云,腾誉如白璧。序劳合优迁,随牒更远役。七闽处南陲,宪府堂堂辟。君往试所长,俯就列曹职。相逢钱唐滨,秋风动行色。嗟兹遘时艰,天地满兵革。呜呼凋瘵氓,何乃际斯厄。生者困科差,死者堕锋镝。贵人岂不仁,胡不怀惨恻。我观得意者,及是翻取适。旌旗出广路,百步人辟易。假威济诛求,生事徼玉帛。高堂日置酒,秉烛燕宾客。芳除红锦藉,珍膳青纱羃。娇歌绝艳舞,女妇拥前席。垂酣不上马,欢乐未知极。宁思公餗倾,便受素餐责。维时风纪司,厥职务纠击。矧今慎抡选,充位皆名德。愿君勉赞襄,要使去淫慝。及物摅至情,匡时展良策。顾予狂者流,抚事常感激。平生贾生志,临别长太息。
https://shici.929r.com/shici/lTHslVsq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