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海功名百战身,上将军蹶太无因。
出师杨仆身先丧,必死殷侯语竟真。
一槊威棱寒米贼,九重哀泪恤波臣。
瞻天未遂平生愿,但画凌烟亦有神。
横海功名百战身,上将军蹶太无因。
出师杨仆身先丧,必死殷侯语竟真。
一槊威棱寒米贼,九重哀泪恤波臣。
瞻天未遂平生愿,但画凌烟亦有神。
这首清代诗人邵堂的《李壮烈伯哀辞(其一)》以哀悼一位英勇壮烈的将领为主题,通过描绘他的赫赫战功和悲壮结局,展现了对英雄的敬仰与惋惜。
首句“横海功名百战身”,直接点明了主人公在海上征战中建立的显赫功勋,历经百战,显示出其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然而,“上将军蹶太无因”则暗示了这位上将军的突然陨落,令人扼腕叹息,原因是不明,充满了悲剧色彩。
“出师杨仆身先丧,必死殷侯语竟真”两句,借用了历史典故,杨仆和殷侯都是古代名将,这里暗指李壮烈伯的结局如同他们一样,出征时不幸身亡,验证了他之前关于必死的预言,表达了对他的深深哀悼。
“一槊威棱寒米贼”描绘了他在战场上的一次英勇表现,一槊之下,敌人胆寒,显示出他的勇猛无敌。“九重哀泪恤波臣”则转而写朝廷对他的哀悼,即使在最高统治者那里也感到了悲痛,足见其地位之高和影响之大。
最后两句“瞻天未遂平生愿,但画凌烟亦有神”表达了对壮烈伯未能实现生前愿望的遗憾,但他英勇的事迹将被后人铭记,画像于凌烟阁,成为永恒的神祇,象征着他的精神永垂不朽。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李壮烈伯事迹的描绘,展现了他的一生功绩和悲剧命运,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崇敬和哀思。
乘槎溯河源,昆崙高不极。
扬舲浮沅湘,重华阻灵觌。
兴言游汗漫,千里一瞬息。
灵氛欣吉占,岁晏果何适。
遄归泗水滨,筑堂俯晴碧。
优游弦诵馀,燕坐俨澄寂。
川流映天光,翔泳咸自得。
悠悠千载心,寥寥竟难识。
幽心一逝动千里,梦底春天渺春水。
水阴台榭蘋花深,深绿漂岚湿莺尾。
莺啼二月无怨声,初杨窈袅能媚情。
迤江晨岫六七叠,黛云摺作屏风青。
美人罗帏愁未醒,酒边烟语沈玉筝。
玉筝罢弹天水静,帘影摇摇乱帆影。
茫茫潮去鸥不知,恻恻风来燕能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