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诚不易,知人良独难。
荐贤本为公,私念安得干。
暮夜怀金来,相对多腼颜。
伤哉市道交,古意何时还。
幽明宁可欺,此心炳如丹。
千载诵遗言,清风墓道寒。
自知诚不易,知人良独难。
荐贤本为公,私念安得干。
暮夜怀金来,相对多腼颜。
伤哉市道交,古意何时还。
幽明宁可欺,此心炳如丹。
千载诵遗言,清风墓道寒。
这首诗《过杨伯起墓》由明代诗人郑岳所作,通过描绘对古人杨伯起的缅怀与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忠诚、公正和道德的深刻见解。
首句“自知诚不易,知人良独难。”点出了自我认知与了解他人之间的困难,强调了人性的复杂性。接着,“荐贤本为公,私念安得干。”表达了推荐贤能之人应出于公心,不应掺杂个人私利,体现了作者对于公正无私的推崇。
“暮夜怀金来,相对多腼颜。”描述了一种在暗中以不正当手段谋求利益的行为,与前文的公正原则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社会中可能存在的人际关系的阴暗面。“伤哉市道交,古意何时还。”表达了对当前社会风气的忧虑,感叹古代君子之风的缺失。
“幽明宁可欺,此心炳如丹。”则表明了作者坚信道德与正义不可被欺骗,内心坚守的信念如同赤红的丹砂般鲜明。最后,“千载诵遗言,清风墓道寒。”通过赞美杨伯起的遗言,以及其墓道上清冷的氛围,进一步强调了高尚品德的永恒价值与影响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反思,探讨了道德、公正与人性的主题,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道德的深切关注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