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昔不竞,豪圣思经纶。
刘琨与祖逖,起舞鸡鸣晨。
虽有匡济心,终为乐祸人。
我则异于是,潜光皖水滨。
卜筑司空原,北将天柱邻。
雪霁万里月,云开九江春。
俟乎泰阶平,然后托微身。
倾家事金鼎,年貌可长新。
所愿得此道,终然保清真。
弄景奔日驭,攀星戏河津。
一随王乔去,长年玉天宾。
南风昔不竞,豪圣思经纶。
刘琨与祖逖,起舞鸡鸣晨。
虽有匡济心,终为乐祸人。
我则异于是,潜光皖水滨。
卜筑司空原,北将天柱邻。
雪霁万里月,云开九江春。
俟乎泰阶平,然后托微身。
倾家事金鼎,年貌可长新。
所愿得此道,终然保清真。
弄景奔日驭,攀星戏河津。
一随王乔去,长年玉天宾。
这首诗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色彩。首先,"南风昔不竞"一句,通过对古时南方风格不同于北方的描述,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接着,"豪圣思经纶"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豪杰和圣贤之士的深切思念。刘琨与祖逖起舞鸡鸣晨的情景,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也象征着一种积极向上、不畏艰难的精神态度。
然而,"虽有匡济心,终为乐祸人"一句却流露出诗人对于世事无常和人心难测的感慨。这里,"匡济"指的是辅佐、救助,而"乐祸"则是享受灾难,这表明了即便是出于好意,也可能因为时势或人心的不可预料而导致反效果。
接下来的"我则异于是,潜光皖水滨"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世态炎凉的超然和自我定位。"卜筑司空原,北将天柱邻"显示了诗人选择隐居于自然之中的决心,以及对高洁生活的向往。
"雪霁万里月,云开九江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同时也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澄明和新的开始。接着的"俟乎泰阶平,之后托微身"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等待时机成熟后再展现自我的耐心和谨慎。
"倾家事金鼎,年貌可长新"一句,通过对家庭财产的比喻,传达出一种对于生活的满足和乐观态度。紧接着的"所愿得此道,终然保清真"则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保持本真自我的坚持与期望。
最后,"弄景奔日驭,攀星戏河津"一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享受和追求,而"一随王乔去,长年玉天宾"则表达了一种对于高洁生活和超脱尘世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古今之事的回顾、个人情感的抒发以及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邃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独到见解。
老悖忽爱愚公策,大艑移来洞庭色。
玉峰英岭苦无价,锦川武康差亦敌。
神鳌忽捧三巨簪,灵鹫俄衔一拳石。
夜深沧海珠蚌开,秋净虞山佛头碧。
阴森古洞若无际,窈窕穿中误游客。
昔称九宜堂,雨晴雪月宜四时,人云百事百尽宜。
纵令百宜百不知,主人自逐襄阳儿。
一城斗大不纳节,桃花笑折东风枝。
有歌且拟归去兮。
丈夫事四方,魂魄恋故乡。
今我胡为尔,委命付穷荒。
临殁辞明去,亲知不在傍。
寸桐为我车,腐革为我裳。
魑魅为我御,瘴雾为我粮。
蝼蚁司门庭,青蝇来吊丧。
鬼伴群侏离,与语不能详。
道逢司命君,示我返魂方。
长跪告司命,生人多患伤。
不愿复为人,但愿长彷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