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漪堂》
《南漪堂》全文
宋 / 沈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山绕湖堂寺绕山,平生愿向此中闲。

青云白水相浮荡,野客高僧独往还。

少年自嫌轩冕累,因循将恐鬓须斑。

南漪最是逍遥地,且挹清波濯愧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脱的山水画卷。诗人沈遘以“山绕湖堂寺绕山”开篇,巧妙地运用了对仗手法,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层次感,也隐喻了内心的追求与外界环境的和谐统一。接着,“平生愿向此中闲”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渴望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求心灵的宁静和解脱。

“青云白水相浮荡,野客高僧独往还”两句,通过“青云”与“白水”的对比,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向往与高洁之士为伍的心境。“野客”与“高僧”的形象,既是对理想人格的赞美,也是诗人自我期许的投射。

“少年自嫌轩冕累,因循将恐鬓须斑”则反映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反思,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两句诗中,诗人既承认了年轻时对官场的热衷,又意识到这种追求可能带来的身心疲惫和岁月的无情。

最后,“南漪最是逍遥地,且挹清波濯愧颜”表达了诗人对南漪堂的向往,认为这里是心灵得以释放、洗涤罪疚之地。这一句不仅点明了诗题中的地点,也深化了主题,即在自然与内心的对话中寻找到精神的慰藉与净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作者介绍

沈遘
朝代:宋

(1028—1067)杭州钱塘人,字文通。仁宗皇祐元年进士。历江宁府通判、知制诰、知杭州。明于吏治,令行禁止。召知开封府,迁龙图阁直学士,拜翰林学士、判流内铨。母亡既葬,庐墓下,服丧未竟而卒。有《西溪集》。
猜你喜欢

赵运干秩满经由寄怀任舍人直院九日

季月黄花酒,今还过玉溪。

野僧谈众妙,林叟祇孤暌。

滕阁有前境,胥山无别蹊。

会须直学士,霄汉记閒栖。

(0)

元默书来作溪翁亭成且索诗因寄四章·其四

潜山之水兮源远远,溪翁何在兮源不见。

昔之隐于此地兮自无怨,后世之人兮因兹亭以缱绻。

(0)

和清字

心亲相往来,岂计酒浊清。

水南有茅屋,桥北是山城。

烟霜忽雨晴,云风催雪明。

抚觥既已醉,回薄万古情。

(0)

和韵赵十

能为博山游,想度丁公岭。

风乎两岩幽,泉石景逾静。

人谁无雅识,每每痼俗境。

书传所兴起,更复史集订。

于其游息间,趣味必隽永。

如君英妙年,宦达在俄顷。

因问知好修,何事不加省。

里居得往还,时亦具果茗。

诗来予和女,老意转苏醒。

(0)

致道注船场阙有诗次韵

思老问形影,忧饥累身口。

人生诚可嗟,所食能几糗。

不过一饱尔,自苦较先后。

争驰分寸地,旁观真欲呕。

如君赋解嘲,里耳果听否。

吾方卧穷巷,静对小窗牖。

应笑我所无,请视渠所有。

(0)

次韵成季·其一

凉天有佳月,何须问盈亏。

彼美黄金花,亦自满东篱。

我归南山秋,从此当乐之。

开园整旧蹊,世事真若遗。

迤逦得闲趣,款曲知情怡。

鸥鹭或时下,可使机心疑。

向来宦江海,自缚曾谁鞿。

客来相劳苦,一觞聊共持。

休去便当已,宜佩渊明诗。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