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默书来作溪翁亭成且索诗因寄四章·其四》
《元默书来作溪翁亭成且索诗因寄四章·其四》全文
宋 / 韩淲   形式: 古风

潜山之水兮源远远,溪翁何在兮源不见。

昔之隐于此地兮自无怨,后世之人兮因兹亭以缱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潜山之水的遥远源头与溪翁的神秘踪迹,通过对比昔日隐居者的自在与后人对溪翁亭的眷恋,展现了时间流转中的情感变化与自然景观的永恒魅力。

首句“潜山之水兮源远远”,以“潜山”点明地点,“水”字引出主题,而“源远远”则强调了水流的深远与源头的不可见,营造了一种神秘而悠远的氛围。

接着,“溪翁何在兮源不见”一句,将话题转向了溪边的老者——“溪翁”。这里的“何在”与“不见”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溪翁的行踪飘忽不定,如同这源头一般难以捕捉,增添了人物的神秘色彩。

“昔之隐于此地兮自无怨”,诗人通过回忆昔日溪翁在此隐居的生活,表达了对溪翁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当时无忧无虑状态的赞美。这里的“无怨”不仅指溪翁个人心境的平和,也暗含了对现代社会复杂人际关系的一种反讽。

最后,“后世之人兮因兹亭以缱绻”则将视角转向了未来,溪翁亭成为了后人缅怀与追忆溪翁的地方,人们在这里寄托了对溪翁的思念之情,形成了情感的纽带。这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相融合,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传承与文化记忆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与人物命运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时间、空间与情感的交织,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作者介绍
韩淲

韩淲
朝代:宋   字:仲止   号:涧泉   生辰:biāo)(1159—1224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你喜欢

赠道士

一曲瑶笙鹤背风,仙衣初剪绛霞红。

碧桃花落春如海,归到天坛月正中。

(0)

临安胜览·其十一

黄雾涨天红日高,千门万户竞锥刀。

当垆少妇劝郎酒,自按琵琶金凤槽。

(0)

雩阳十景·其十梁山古桧

斗岩老桧自梁朝,上有飞仙不可招。

拟借玉笙吹一曲,满天凉月送王乔。

(0)

雩阳十景·其一川江秋月

江如川字月如盘,曾向龙门绝顶看。

三载思家东海上,二千里外亦团圆。

(0)

答铁柱观道友·其二

南风泠泠吹我衣,写经换得白鹅肥。

山阴道士休相笑,来看蛟龙作雨飞。

(0)

东桧轩图

悟空塔前双桧树,化龙已上诸天去。

犀牛扇子破多时,欲觅牛儿无觅处。

千年公案重于山,还我牛儿竟不还。

桧树东边结庐者,亦欲置在犀牛间。

画史安能知许事,此中真有西来意。

莫论桧东与桧西,且复还我犀牛儿。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