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愁纡结。渐黄昏荡暝,暮寒无极。
正倚楼、凉月窥人,对衰翠怨红,雁边秋色。
梦里婵娟,早魂断、玉京天北。
尽哀蝉韵咽,数尽坠欢,总成相忆。年芳自怜浪掷。
又霜前细菊,潘鬓添白。
凭画阑、西望关情,试回首长安,乱云凝碧。
欲托微波,趁双桨、沧江烟汐。
指吴皋、夜长露冷,甚时寄得。
万愁纡结。渐黄昏荡暝,暮寒无极。
正倚楼、凉月窥人,对衰翠怨红,雁边秋色。
梦里婵娟,早魂断、玉京天北。
尽哀蝉韵咽,数尽坠欢,总成相忆。年芳自怜浪掷。
又霜前细菊,潘鬓添白。
凭画阑、西望关情,试回首长安,乱云凝碧。
欲托微波,趁双桨、沧江烟汐。
指吴皋、夜长露冷,甚时寄得。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愁绪与离别之感。词人通过“万愁纡结”开篇,直接点明内心的纷繁思绪和沉重情感。随着“渐黄昏荡暝,暮寒无极”的描述,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寒冷,进一步加深了词中人物的孤独与哀愁。
“正倚楼、凉月窥人,对衰翠怨红,雁边秋色。”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月亮、衰草、红叶和大雁赋予了情感色彩,它们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哀愁,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情感的丰富性。尤其是“雁边秋色”,既点明了季节特征,也暗含了离别之意,因为大雁南飞常被用来象征着离别与思乡之情。
接下来,“梦里婵娟,早魂断、玉京天北。”这一句表达了主人公对美好梦境的向往与现实的残酷之间的强烈对比,以及对远方(玉京天北)所代表的理想或思念对象的深切怀念。通过“早魂断”一词,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因梦醒而产生的失落与痛苦。
“年芳自怜浪掷。又霜前细菊,潘鬓添白。”这一段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年芳自怜浪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自己过去行为的反思。紧接着,通过“霜前细菊,潘鬓添白”描绘了自然界的秋意与个人的衰老,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最后,“凭画阑、西望关情,试回首长安,乱云凝碧。”这一句通过“西望”和“回首”两个动作,展现了主人公对远方的思念与对过去的回忆,同时“乱云凝碧”则为这种情感增添了一层朦胧而忧郁的色彩。
“欲托微波,趁双桨、沧江烟汐。”这一句表达了主人公试图通过某种方式(可能是书信或船行)来传达自己的情感,但面对“沧江烟汐”的广阔与复杂,似乎又充满了难以实现的无奈。
“指吴皋、夜长露冷,甚时寄得。”这一句以具体的地点和时间设定,再次强调了主人公对远方的思念,以及对何时能够传递情感的期待与焦虑。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思念的世界,展现了词人对生命、爱情、离别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和细腻表达。
北门古深严,论思寄筹度。
自非鸿才士,训诰何由作。
夫君出巴蜀,文采动京洛。
十年掌丝纶,摛藻扬景铄。
荆璞抱瑾瑜,龙渊淬锋锷。
肯献《上林赋》,宁居天禄阁。
即今观浙江,眷恋睎金雀。
黄图郁紫氛,绛节生碧落。
依然难为情,清霜养飞藿。
顽寒赑屃河流澌,银涛铁骑交奔驰。
珑玲淅簌瓦沟满,坐窗已有幽人知。
东家暖客红醅凝,嘈杂新声迷听莹。
后园压折万琅玕,雪多政自无人听。
我时空山夜寂寥,风篁雪窦筛琼瑶。
希声疏越不可尽,鸣球戛击如闻韶。
忆昔斋居困学翁,大书听雪烦楚龚。
百年胜事将无同,不传师旷传王恭。
鹤氅明朝行雪里,须辨龙头煎雪水。
床下何人闻斗蚁,唤起春雷来洗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