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关复入关,五见月上弦。
草木虽未霜,寒风已凄然。
厓路何纡萦,叠嶂横中天。
上有太古石,下有无底泉。
幽致良足嘉,万雷柰喧阗。
驯象宝辔鸣,紫驼锦幪鲜。
铁骑簇云队,黄屋循星躔。
时巡谧风俗,执法恭后先。
达官国同休,拔宅如登仙。
细民终岁劳,输转日忧煎。
苦乐殊云泥,使我中心悁。
偶经岩谷胜,复忆江湖壖。
升高望白云,楚天浩无边。
王师未休息,敢赋归来篇。
出关复入关,五见月上弦。
草木虽未霜,寒风已凄然。
厓路何纡萦,叠嶂横中天。
上有太古石,下有无底泉。
幽致良足嘉,万雷柰喧阗。
驯象宝辔鸣,紫驼锦幪鲜。
铁骑簇云队,黄屋循星躔。
时巡谧风俗,执法恭后先。
达官国同休,拔宅如登仙。
细民终岁劳,输转日忧煎。
苦乐殊云泥,使我中心悁。
偶经岩谷胜,复忆江湖壖。
升高望白云,楚天浩无边。
王师未休息,敢赋归来篇。
这首元代诗人周伯琦的《纪行诗十首(其八)入居庸关》描绘了诗人多次进出居庸关的旅程,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感受,展现了关隘的壮丽景色以及社会阶层间的鲜明对比。首句“出关复入关,五见月上弦”表达了诗人频繁的行程,月亮的变化象征着时光流转。接着,“草木虽未霜,寒风已凄然”渲染了关外的寒冷氛围。
诗人笔下的山势险峻,“厓路何纡萦,叠嶂横中天”,太古石与无底泉的描绘增添了神秘感。然而,这种幽深之美并未掩盖现实的喧嚣与不公,“幽致良足嘉,万雷柰喧阗”暗示了底层人民的艰辛与苦难。
“驯象宝辔鸣,紫驼锦幪鲜”描绘了贵族出行的奢华景象,与“细民终岁劳,输转日忧煎”的百姓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诗人感慨“苦乐殊云泥”,内心忧虑,偶经美景仍不忘民生疾苦,表达了对社会不平等的关注。
最后,诗人以“升高望白云,楚天浩无边”寄寓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国家安宁的期盼,但“王师未休息”又揭示了战事未息的现实,因此他以“敢赋归来篇”表达自己归隐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和平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元代文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