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光肃肃净杉松,草草提携里曲同。
不是休官住林下,无缘问菊到篱东。
世途险迫閒为福,乡谊绸缪醵有功。
酒散月明多感处,牛山故国正西风。
山光肃肃净杉松,草草提携里曲同。
不是休官住林下,无缘问菊到篱东。
世途险迫閒为福,乡谊绸缪醵有功。
酒散月明多感处,牛山故国正西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著在九月十日与乡人相聚,于丹山饮酒的场景。首句“山光肃肃净杉松”以肃穆的山色和挺拔的杉松渲染出一种宁静而清冷的氛围。接着,“草草提携里曲同”表达了朋友们随意而亲切的聚会,共享佳酿。
诗人通过“不是休官住林下”暗示自己并非因退隐而在此,而是因为与乡亲们的深厚情谊,才有机会共度时光。“无缘问菊到篱东”则借菊花寓言,表明自己并非陶渊明般归隐,而是出于对乡情的珍视。
“世途险迫闲为福”揭示了诗人对世事纷扰的看法,他认为在繁忙的世途中,闲暇反而是一种难得的福气。“乡谊绸缪醵有功”强调了乡亲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和聚会的积极意义。
最后,“酒散月明多感处,牛山故国正西风”描绘了酒席散去后,明亮的月光下诗人内心涌起的感慨,以及故乡牛山在西风中的景象,引发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体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对友情的珍视,也流露出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
春烟淡荡,青山媚,行云乱飘空界。
花光石润,秀出洞天奇怪。
户牖平高万丈,尽耳目、临风一快。
多生浩劫尘情,旷朗浑无纤芥。堪爱。逍遥自在。
疏枷锁,抛离业根冤债。风邻月伴,道合水晶天籁。
无限峥嵘胜景,尽赐与、山堂教卖。
千圣宝珠,酬价问君谁解。
滩声荡高壁,秋气静云林。
回头洛阳城阙,尘土一何深。
前日神光牛背,今日春风马耳,因见古人心。
一笑青山底,未受二毛侵。问龙门,何所似,似山阴。
平生梦想佳处,留眼更登临。
我有一卮芳酒,唤取山花山鸟,伴我醉时吟。
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