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孤雁》
《孤雁》全文
明 / 于慎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池上孤鸣雁,因风忆断行。

凋萧形影共,蹢躅羽毛伤。

有恨惊霜露,无心慕稻粱。

如何笼伴鸟,噭噭主人傍。

(0)
鉴赏

这首《孤雁》描绘了一只孤独的大雁在池塘边哀鸣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雁的孤独与哀愁。

首句“池上孤鸣雁”,点明了大雁独自站在池塘边,发出凄凉的叫声,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因风忆断行”一句,借风的吹拂,表达了大雁对过往飞行队伍的怀念,暗示了它曾有过同伴,但现在却形单影只。

“凋萧形影共,蹢躅羽毛伤”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大雁的孤独状态。大雁与自己的影子相伴,显得更加孤单;它在池塘边徘徊,羽毛似乎也承载着伤感。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大雁以情感,使其形象更加生动。

“有恨惊霜露,无心慕稻粱”则揭示了大雁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它或许对过去的美好时光怀有遗憾,对寒冷的霜露感到畏惧,但又没有心思去追求稻谷和粮食,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心态。

最后,“如何笼伴鸟,噭噭主人傍”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大雁与笼中鸟的不同。大雁宁愿在野外自由飞翔,也不愿被关在笼子里,与主人相伴。这不仅表现了大雁对自由的向往,也暗含了对束缚与羁绊的反感。

整体而言,《孤雁》通过对一只大雁孤独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独立精神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于慎行
朝代:明   字:可远   籍贯:明山东东阿   生辰:1545—1607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捣练子.集句·其四伤乱

销午梦,减春愁。上尽重楼更上楼。

日暮乡关何处是,寒鸦飞去水悠悠。

(0)

霓裳中序第一.雨中刘珥江送鸡头

青霞裁雾縠。正锦潋瑶潘碧澳。水底鲛人织女。

当翠房深处,新妆乍沐。

尘消罗袜,冶步盈盈出鳞屋。

向何许,满身璎珞,云辙转风毂。皎镜全澄独漉。

相掩映、荷裳芰服。

昨夜龙宫失晓也,养天鸡、启明传旭。啄粮无半菽。

算只有明珠满腹。江妃把、金针穿玩,递与素娥掬。

(0)

阙调名.中秋夜小酌即席示二弟小词二首·其二

月照三更。鹊绕南枝雁亦惊。

庾楼高兴,休教辜负今夜十分明。

凄清何处管弦声。彷佛燕台紫陌行。

便从今夕话离情。明年此景,又隔凤凰城。

(0)

蝶恋花

云雨楚台容易散。斗转星沈,玉漏迢迢断。

别语未终鸡已唤。珊瑚枕上铅华淡。

剪剪秋波灯下见。浅笑轻颦,一似花枝颤。

屈指归期重迭算。多情翻作春闺怨。

(0)

南歌子·其二次湘真春月韵

琼树濛濛映,红窗漫漫流。雪儿好为唱无愁。

休负一规亲切,照藏钩。珠露从教湿,金樽莫遣收。

余光潋滟小眉头。不似清秋楚楚,咽箫楼。

(0)

绛都春.秋夜感怀,寄方虎用其年元夜韵

炎蒸才谢。正暮云敛尽,银河斜挂。

莺燕风流,荷芰繁华,梦还惹。此时旅况何如也。

举目见、新霜沾瓦。青荧灯火,纸窗竹屋,狂吟闲写。

中夜。追思往日,向金门执戟、竞夸裘马。

一阵西风,又送羁人,燕台下。急须觅破衣残帕。

同学者、相逢如乍。且寻江表徐陵,月明词话。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