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极沧桑,华夷杂犬羊。
长天生苜蓿,远海接鸿荒。
地阻虚闽、粤,时危变汉、唐。
羁留寰宇外,晦迹得昂藏!
千古极沧桑,华夷杂犬羊。
长天生苜蓿,远海接鸿荒。
地阻虚闽、粤,时危变汉、唐。
羁留寰宇外,晦迹得昂藏!
这首诗《感事》由清代诗人洪繻所作,其深沉的历史感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跃然纸上。
首联“千古极沧桑,华夷杂犬羊”描绘了历史的变迁,从古至今,经历了无数的兴衰更替,各民族混杂,犹如犬羊般纷乱。这里既有对历史沧桑巨变的感慨,也隐含着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
颔联“长天生苜蓿,远海接鸿荒”运用了象征手法,将生长在边疆的苜蓿比喻为国家的根基,即使在遥远的海域,也连接着未开化的蛮荒之地,暗示了国家疆域的辽阔和边防的重要性。
颈联“地阻虚闽、粤,时危变汉、唐”进一步强调了地理环境的险峻以及时代的动荡。闽、粤等地的地形复杂,易守难攻,是兵家必争之地;而“时危变汉、唐”则表达了在危急时刻,即使是历史悠久的汉唐盛世也可能发生改变,暗指国家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尾联“羁留寰宇外,晦迹得昂藏!”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处于边缘地带,不被世人关注的无奈,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使身处困境,也要保持高傲的姿态,不屈不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地理、时代背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民族精神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