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尽风高露气凉,黄花犹恋旧重阳。
孤芳自许霜前傲,晚操何如节后香。
惯与乔松同结社,懒从秾李共班行。
细看不信人心别,更觉今朝气味长。
秋尽风高露气凉,黄花犹恋旧重阳。
孤芳自许霜前傲,晚操何如节后香。
惯与乔松同结社,懒从秾李共班行。
细看不信人心别,更觉今朝气味长。
这首《十月菊》由明代诗人王缜所作,通过对菊花在深秋时节的独特风貌和气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首句“秋尽风高露气凉”描绘了深秋时节,寒风凛冽,露水凝结,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菊花在这样的环境中依然绽放,展现出其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黄花犹恋旧重阳”则点明了菊花与传统节日重阳的联系,表达了菊花在人们心中的特殊地位和情感寄托。菊花不仅在秋季盛开,还与重阳节有着深厚的渊源,成为人们庆祝丰收、祈福长寿的象征。
接下来,“孤芳自许霜前傲”一句,通过“孤芳”二字,形象地描绘了菊花在霜前独立开放的姿态,表现出其不畏严寒、傲然挺立的品格。菊花在霜雪中绽放,更加凸显其高洁与坚韧。
“晚操何如节后香”则将菊花与时间的关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暗示了菊花在晚秋时节散发的香气,与节日后的余韵相呼应,增添了诗的意境美。
“惯与乔松同结社,懒从秾李共班行”两句,进一步赞美了菊花与松树并肩而立,不与繁华的桃李为伍,象征着诗人追求的高雅情操和独立人格。
最后,“细看不信人心别,更觉今朝气味长”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独特魅力的深刻体会,认为菊花的美丽与香气超越了世俗的偏见,让人在品味其美时,更能感受到生活的真谛和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独立精神的向往与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密订欢期几日前,自将金钏治盘筵。
心嫌阿母叨叨问,只说郎来是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