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月菊》
《十月菊》全文
明 / 王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秋尽风高露气凉,黄花犹恋旧重阳。

孤芳自许霜前傲,晚操何如节后香。

惯与乔松同结社,懒从秾李共班行。

细看不信人心别,更觉今朝气味长。

(0)
鉴赏

这首《十月菊》由明代诗人王缜所作,通过对菊花在深秋时节的独特风貌和气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首句“秋尽风高露气凉”描绘了深秋时节,寒风凛冽,露水凝结,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菊花在这样的环境中依然绽放,展现出其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黄花犹恋旧重阳”则点明了菊花与传统节日重阳的联系,表达了菊花在人们心中的特殊地位和情感寄托。菊花不仅在秋季盛开,还与重阳节有着深厚的渊源,成为人们庆祝丰收、祈福长寿的象征。

接下来,“孤芳自许霜前傲”一句,通过“孤芳”二字,形象地描绘了菊花在霜前独立开放的姿态,表现出其不畏严寒、傲然挺立的品格。菊花在霜雪中绽放,更加凸显其高洁与坚韧。

“晚操何如节后香”则将菊花与时间的关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暗示了菊花在晚秋时节散发的香气,与节日后的余韵相呼应,增添了诗的意境美。

“惯与乔松同结社,懒从秾李共班行”两句,进一步赞美了菊花与松树并肩而立,不与繁华的桃李为伍,象征着诗人追求的高雅情操和独立人格。

最后,“细看不信人心别,更觉今朝气味长”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独特魅力的深刻体会,认为菊花的美丽与香气超越了世俗的偏见,让人在品味其美时,更能感受到生活的真谛和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独立精神的向往与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缜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文哲。弘治六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强直敢言。正德初为云南左参政,忤刘瑾,借故罚米五百石,售家产以偿。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苏松诸府,督兵歼刘七于狼山。世宗即位,升南京户部尚书。卒官。
猜你喜欢

辇下曲一百二首,有序·其五十五

直从海子望蓬莱,青雀传言日几回?

为造龙舟载天姆,院家催造画图来。

(0)

辇下曲一百二首,有序·其四十一

鸡人唱罢内门开,千骑前头丞相来。

卫士金瓜双引导,百司拥醉早朝回。

(0)

梅花十绝·其五

一枝怜似玉,日暮正愁新。

寂寞珍珠佩,天寒翠袖人。

(0)

临行阿锁欲尽写前诗凡十一首既而色有未满曰:『斯语太文妾不用此可为别制数章取数月来情事综迹历历于心者谱之勿诳勿艳勿誉妾姿艺如一语有犯即罚君一杯』余曰『固然但每诗成而卿以为可亦引满赏此何如』一笑许诺遂口占为下酒十六首·其七

密订欢期几日前,自将金钏治盘筵。

心嫌阿母叨叨问,只说郎来是偶然。

(0)

试后归舟杂兴·其二

移樯柳外游鸣蜩,自课抄书日几条。

地主赠行虾与扇,船丁炊具蛙为瓢。

频煎疟药承新露,欲泼真茶俟早潮。

俗客不来幽事办,病夫无意动归桡。

(0)

喜罗仙至

桃根持楫渡江来,奁具亲携玉镜台。

小别丰容看较瘦,浪传情事见先猜。

微闻密坐芝兰息,细验重襟豆蔻胎。

整掠云鬟照秋水,莲花羞对妙鬘开。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