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袖明星拂绛河,天风吹客上嵯峨。
无劳更觅梯仙界,半夜鞭龙入大罗。
两袖明星拂绛河,天风吹客上嵯峨。
无劳更觅梯仙界,半夜鞭龙入大罗。
此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夜晚登临金华山绝顶时的壮丽景象与深沉感慨。首句“两袖明星拂绛河”以浪漫之笔,想象诗人双袖轻拂,仿佛能触及银河的星辰,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天风吹客上嵯峨”一句,通过“天风”的力量,将诗人送上陡峭的山峰,进一步强化了登高望远的壮阔感。
“无劳更觅梯仙界”,诗人似乎在说无需再寻找通往仙境的道路,暗示他已经达到了某种精神上的高度,超越了世俗的界限。最后,“半夜鞭龙入大罗”则以神话般的场景收尾,描述诗人于深夜时分,借助某种神秘的力量(鞭龙),直接进入传说中的大罗天界,表达了对自由、超脱和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更蕴含了对精神世界探索的渴望,以及对超越现实束缚、达到心灵自由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我超越与精神寄托的独特思考。
未央宫中花月夕,歌舞称觞天咫尺。
从来所恃独君王,一日谗兴谁为直。
咫尺之天今万里,空在长安一城里。
春风时送箫韶声,独掩罗巾泪如洗。
泪如洗兮天不知,此生再见应无期。
不如南粤匈奴使,航海梯山有到时。
一春略无十日晴,雨脚才断云已生。
奇葩摧败等青苋,嘉谷漂荡随浮萍。
书生病卧苔及榻,湿薪燎衣熏欲盲。
腰顽足痹空叹息,咫尺不得行中庭。
读书窗黑不见字,弹琴弦缓那成声。
老盆浊酒且复醉,两部鼓吹方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