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有菊,于采其英。谁从汝往,视我茕茕。
伊时之人,谁适有比。不与我谋,不知其已。
薄言采之,遵彼山曲。汝来迟迟,去我何速。
伊时之人,谁适与同。不与我好,殆其觏凶。
江汉滔滔,有楫有杭。谁以济此,中流且风。
嗟尔君子,时处时默。微云反覆,无伤尔足。
南山有菊,于采其英。谁从汝往,视我茕茕。
伊时之人,谁适有比。不与我谋,不知其已。
薄言采之,遵彼山曲。汝来迟迟,去我何速。
伊时之人,谁适与同。不与我好,殆其觏凶。
江汉滔滔,有楫有杭。谁以济此,中流且风。
嗟尔君子,时处时默。微云反覆,无伤尔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采菊》,通过对南山菊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孤独的情感和对友情的渴望。首句“南山有菊,于采其英”点出主题,诗人独自前往南山采摘菊花,暗示了内心的寂寞。接下来的诗句“谁从汝往,视我茕茕”表达了无人陪伴的落寞,诗人询问谁能理解他的孤独。
“伊时之人,谁适有比”进一步强调了与人共鸣的难寻,而“不与我谋,不知其已”则表达了对知己的期待。诗人一边采菊,一边感叹“薄言采之,遵彼山曲”,然而“汝来迟迟,去我何速”又揭示了友人离去的迅速,使他感到更加孤独。
“伊时之人,谁适与同”再次强调了孤独感,而“不与我好,殆其觏凶”则预示着没有朋友相伴可能会遭遇不幸。诗人接着借江汉滔滔的景象,表达困境中的无助,“有楫有杭,谁以济此,中流且风”,寻求援助却无人相助。
最后,诗人以“嗟尔君子,时处时默”寄语君子,希望他们能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帮助,即使微云翻覆,也不要伤害到他们。“微云反覆,无伤尔足”象征着即使生活艰难,也希望朋友们能保持坚韧和明智。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采菊这一日常行为,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友情的渴望,语言朴素,情感深沉。
茂苑长洲满地春,吴儿歌舞逐时新。
风流百巧花灯手,犹是夫差国里人。
安康使君发成都,群公祖送车塞途。
秋风关山二千里,王命不得辞崎岖。
使君世族楚彭城,家今会稽之上虞。
我居咫尺不早识,万里相逢天一隅。
眼中豪杰未易得,使君人物当代无。
连年三取太守印,赫然帅钺兼兵符。
不忧无地起勋业,所要许国存规模。
贵人例急歌舞娱,使君善爱千金躯。
国耻未雪长荷殳,一念勿忘先大夫。
呜呼,一念勿忘先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