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宁州晓发》
《宁州晓发》全文
明 / 齐之鸾   形式: 古风

灯火启严城,戴星行未巳。

夜来下绝坂,左右崇墉倚。

昏黑迷前旌,时顾斗杓指。

晨鸡登顿初,险涩曙光紫。

林原衍山巅,溪壑行地里。

坡陀首乾龙,浮立土不滓。

所以穴居民,患燥不患水。

改邑视井泉,卑栖固其理。

耕者百仞上,汲者千寻底。

下山阻深沟,上山据高垒。

四邻守无虞,塞马徒为驶。

民贫独可忧,咸秦此唇齿。

(0)
鉴赏

这首《宁州晓发》描绘了清晨从宁州出发的壮丽景象和复杂地形,以及对当地人民生活的深刻洞察。

首句“灯火启严城”描绘了夜晚灯火点亮城市,准备迎接新的一天。接着“戴星行未巳”则展现了行人在星光下赶路的情景,体现了旅途的艰辛与紧迫。通过“下绝坂”、“崇墉倚”、“昏黑迷前旌”等词句,诗人细腻地刻画了道路的崎岖和环境的昏暗,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充满挑战的氛围。

“时顾斗杓指”形象地表现了行人在黑暗中寻找方向的情景,“晨鸡登顿初”则暗示了黎明的到来,曙光初现,预示着新的希望和开始。“林原衍山巅,溪壑行地里”描绘了沿途的自然风光,山峦起伏,溪流蜿蜒,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坡陀首乾龙,浮立土不滓”运用比喻手法,将山势比作盘旋的巨龙,生动地展现了山形的雄伟与壮观。“所以穴居民,患燥不患水”则揭示了当地居民选择居住在山洞中的原因,反映了他们对自然条件的适应与智慧。

“改邑视井泉,卑栖固其理”表达了对当地居民生活方式的理解与尊重,强调了水源的重要性以及低洼地区作为居住地的合理性。“耕者百仞上,汲者千寻底”描绘了农民在高山和深谷中劳作的场景,展现了他们的勤劳与坚韧。

“下山阻深沟,上山据高垒”描述了地形的复杂性,以及人们为了生存而建立的防御设施。“四邻守无虞,塞马徒为驶”则暗示了宁州人民之间的相互支持与安全,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也能保持和谐与稳定。

最后,“民贫独可忧,咸秦此唇齿”表达了对当地贫困状况的关注,同时也强调了宁州与秦地之间的密切关系,如同唇齿相依,共同面对挑战。

整首诗通过对宁州晓发时的自然景观、地理特征、人民生活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及其人民的深切关怀与赞美,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某些侧面。

作者介绍
齐之鸾

齐之鸾
朝代:明   字:瑞卿   号:蓉川   籍贯:安徽桐城县城   生辰:1511年

齐之鸾,男,字瑞卿,号蓉川,安徽桐城县城人,明朝有名的直臣,事迹入选明史,为桐城历史上的第一位翰林。据传齐之鸾先祖本明代开国功臣凤阳徐达之后,明太祖逼死中山王徐达,徐达之子徐添福避祸南迁,更姓为齐。老宰相张英的祖母(张廷玉曾祖母)就是齐之鸾的小儿子齐近的女儿。明正德六年(1511年)29岁时中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后授刑部给事中。依据《蓉川公年谱》和《复姓疏》,齐之鸾先世尝居凤阳,元末迁居桐城,明初占籍县市乡,一百多年后,宪宗成化十九年癸卯正月初八日(公元1483年),家族第六世齐之鸾出生于安徽桐城县城
猜你喜欢

史合州挽诗

昔忝东川使,知公才谞长。

莫邪宁是利,薤本未为彊。

横槊悲秋塞,凝香送夕阳。

边关正多事,感慨卧龙冈。

(0)

李参政生日·其五

剺面花门未果驯,夏人兵马薄熙秦。

谁将鞭策驱时运,十数年间日日新。

(0)

讲筵侍立·其二

须臾讲殿报班齐,拜罢东升一半西。

两序公卿皆赐坐,史臣讲读右阶隮。

(0)

西叔兄生日·其三

上寿班齐日未升,风廊露幕立公卿。

亲闻商略西南彦,争说高家好弟兄。

(0)

西叔兄生日·其一

从渠冷煖广文君,发越春和别有根。

乐意融融兄及弟,庆流衮衮子生孙。

(0)

次韵李参政秋怀十绝·其二

稚金老火战重围,京洛缁尘点客衣。

输却东园南阁老,水花阑槛夕阳稀。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