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童和尚赞》
《天童和尚赞》全文
宋 / 释宗杲   形式: 赞

烹佛烹祖大炉韝,锻凡锻圣恶钳锤。

起曹洞于已坠之际,针膏肓于必死之时。

善说法要,罔涉离微。

不起于座,而变荆棘林为梵释龙天之宫而无作无为。

神澄定灵,雪顶庞眉。良工幻出兮,不许僧繇知。

虚堂张挂兮,梁宝公犹迷。

个是天童老古锥,妙喜知音更有谁。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大师释宗杲对天童和尚的赞叹。诗中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天童和尚的佛法修为和智慧。"烹佛烹祖大炉韝,锻凡锻圣恶钳锤"形象地展示了他超越常人,对佛法的深入理解和实践,如同在大熔炉中炼制佛祖之道,用严酷的修行磨砺自我。"起曹洞于已坠之际,针膏肓于必死之时"进一步强调他在佛法衰落之际力挽狂澜,救治人心于危难之时。

"善说法要,罔涉离微"赞美他的言传身教,精深微妙而不偏离佛法本真。"不起于座,而变荆棘林为梵释龙天之宫"则形容他不动声色间转化困境,创造出神圣的修行环境。"神澄定灵,雪顶庞眉"描绘出他内心的宁静与外貌的威严。

最后两句"良工幻出兮,不许僧繇知。虚堂张挂兮,梁宝公犹迷"以艺术创作和智者迷失的对比,突出天童和尚的超凡智慧,连画师僧繇也无法企及,即使是智者梁宝公也未能完全领悟。结尾"个是天童老古锥,妙喜知音更有谁"直接点明主题,称颂天童和尚为难得的知音,无人能及他的妙悟和喜悦。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天童和尚深厚佛法造诣和独特人格魅力的赞美,充满了禅宗的意境和哲理。

作者介绍

释宗杲
朝代:宋   字:昙晦   籍贯: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   生辰:1089~1163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猜你喜欢

过金陵丰润门

江表回车日未昏,凄凉丰润有新门。

经过莫制西州泪,碧血难招蜀道魂。

(0)

忆家

客行无远近,门外即天涯。

落木秋将老,寒镫夜自花。

霜清虫负户,风急雁啼沙。

欹枕山楼静,沈沈独忆家。

(0)

咸丰丁巳六月芦雨盦观荷至者十九人用古诗十九首韵得客从远方来

濯足弄涟漪,临流清且绮。

水乡苦少山,一发青尔尔。

芦苇声萧萧,听雨合蒙被。

入山何用深,巢许或不解。

坐中几诗老,一杯应惜此。

(0)

春阴泥人孤怀难遣效何大复明月篇体为春阴曲以寄情得二百八十字

春寒著人如泼水,拥被不知残睡美。

起来搴幔盼朝暾,堕地湿云飞不起。

海棠一树娇春寒,几日春晴惜粉乾。

阴多又压玉肌损,零落一庭红雨残。

鹁姑多事声相唤,唤起春愁如雨乱。

不语斜窗对落花,燕子微闻替花叹。

此时何处不伤春,何处伤春不损神。

绿杨津外扁舟子,红杏楼头殢酒人。

君行江上蒙春雾,妾上江楼望江树。

树长江远望难通,惟有分明梦来去。

梦魂一夜到江南,妾意君心两不堪。

有恨绿波添晓涨,无情烟树隐春帆。

沈沈江上春帆重,帆迟苦被风吹送。

行人望断最高楼,远水遥山寂如梦。

却忆高楼红粉妆,鸭炉坐烬水沈香。

搅愁百丈游丝重,惹恨千丝烟柳长。

千丝百丈纷难理,侬亦闲情坐相似。

白云迢递望何穷,红豆相思渺难已。

闲斋寂寞下帘栊,故故欺人晓院风。

散帙连编走红蠹,启窗方网罥青虫。

一般有恨和谁诉,永昼迢迢等闲度。

竟日伤春春不知,流莺啼过桃花去。

(0)

听杨元洁弹琴歌

霜飞刺天木叶落,北风卷地雁声作。

满堂色动寒凌兢,知是山人弄弦索。

我生泛梗多忧患,无端入此雍门弹。

悲从中来不能遏,衣裾清泪流潺潺。

方今筝琶聒人耳,靡曼空侯闻者喜。

揽君手腕请君止,帘外月华寒泼水。

(0)

五显岭至峡口

前岭与后岭,势若排空来。

谷深自成涧,石坼各为崖。

林腥虎气伏,雾暗猿声哀。

登高收昔遁,探秘娱今怀。

心领众妙赴,目引群峙回。

霞关在咫尺,云路不可阶。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