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赋奇特,千古壮西州。
三峰屹起相对,长剑凛清秋。
铁锁高垂翠壁,玉井冷涵银汉,知在五云头。
造物可无物,掌迹宛然留。记重瞳,崇祀秩,答神休。
真诚若契真境,青鸟引丹楼。
我欲乘风归去,只恐烟霞深处,幽绝使人愁。
一啸蹇驴背,潘阆亦风流。
天地赋奇特,千古壮西州。
三峰屹起相对,长剑凛清秋。
铁锁高垂翠壁,玉井冷涵银汉,知在五云头。
造物可无物,掌迹宛然留。记重瞳,崇祀秩,答神休。
真诚若契真境,青鸟引丹楼。
我欲乘风归去,只恐烟霞深处,幽绝使人愁。
一啸蹇驴背,潘阆亦风流。
这首元代李齐贤的《水调歌头·望华山》描绘了华山的雄奇景色和作者的感慨。开篇“天地赋奇特,千古壮西州”赞美了华山的自然奇观,历史悠久,气势非凡。接着,“三峰屹起相对,长剑凛清秋”形象地刻画了华山主峰的峻峭与秋日的肃穆。
“铁锁高垂翠壁,玉井冷涵银汉,知在五云头”运用比喻,将山势比作铁锁悬于翠壁,井水映照银河,暗示华山之高直插云霄。诗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时也表达了对造物主的敬畏之情:“造物可无物,掌迹宛然留”。
下片转向对华山神灵的崇敬和自我心境的抒发。“记重瞳,崇祀秩,答神休”表达了对华山神明的祭祀仪式和对神灵的感激。诗人希望与真境契合,但又担心深藏烟霞中的幽静会引发孤独愁绪:“我欲乘风归去,只恐烟霞深处,幽绝使人愁”。
最后以“一啸蹇驴背,潘阆亦风流”收尾,借潘阆的典故表达自己超脱世俗的向往,同时流露出一种洒脱不羁的风流情怀。整首词通过华山的壮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超凡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