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暮秋由一面山之金州长甸铺作·其八》
《暮秋由一面山之金州长甸铺作·其八》全文
清 / 多隆阿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既到红觜城,税驾天尚早。

登彼烽台高,远望秋光好。

海水涌清波,舟帆悬素缟。

曲折顺风行,宛转绕群岛。

韨井在城东,阛阓储货宝。

地名貔子窝,古迹莫寻讨。

且自畅幽情,得句入腹稿。

就下水东流,谁挽狂澜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在红觜城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历史遗迹的探寻。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

首句“既到红觜城,税驾天尚早”,点明了地点和时间,诗人刚到达红觜城,天色还早,为后续的游览和观察提供了充裕的时间。接着“登彼烽台高,远望秋光好”两句,写出了诗人登上烽火台后,远眺秋天美景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

“海水涌清波,舟帆悬素缟”描绘了海面波光粼粼,船只帆布洁白如雪的画面,展现了大海的壮阔与宁静之美。“曲折顺风行,宛转绕群岛”则通过动态的描述,展现了船只随风航行,环绕岛屿的景象,充满了动感和韵律美。

“韨井在城东,阛阓储货宝”两句,转向对城市生活的描写,提到城东的井水和市场,暗示了城市的繁荣与生活气息。“地名貔子窝,古迹莫寻讨”则引出对历史遗迹的探寻,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好奇与尊重。

最后,“且自畅幽情,得句入腹稿”表达了诗人暂时放下外界的纷扰,沉浸于内心的宁静与情感的抒发。“就下水东流,谁挽狂澜倒”则是对自然力量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暗示了面对困难与挑战时,个人的力量虽小,但内心的力量可以支撑着前行。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穿插对城市生活和历史文化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多隆阿
朝代:清   字:礼堂   籍贯:八千   生辰:1817年12月20日—1864年5月18日

呼尔拉特氏,达斡尔族,清代隶属满洲正白旗,著名军事将领,擅长指挥马队,在同治中兴时期和湘军第一名将鲍超齐名而过之,有多龙鲍虎之誉。1862年(同治元年),陕西回民起事,于十一月抵达潼关,次年二月攻占回军在同州的两个重要据点羌白镇和王阁村,九月攻占苏家沟和渭城湾,杀死叛军一万七、。至此陕西回军被迫向甘肃撤退。1864年(同治三年)4月1日,攻占盩厔,进城时遭流弹击中,延至5月18日伤重不治。赠太子太保,予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入祀京师昭忠祠,谥忠勇
猜你喜欢

天门阻风

乱山蟠野合,双嶂矗云开。

地拥江声出,天横雨势来。

轻蓑渔故往,挑菜市都回。

老子惟高枕,东西任击豗。

(0)

野戍

野戍孤无障,停舟此作邻。

连朝江路冷,数点岸花春。

白雾离村树,青芜向渡人。

无从商去住,试祷水祠神。

(0)

又绝句·其二

几榻尘生坐不知,一镫深夜照书帷。

江边春尽潇潇雨,空馆花开又落时。

(0)

次韵子颍送别三首·其一

盘盘泰山石,终古不相离。

石上云如盖,青天多路岐。

浮云将客去,盘石此心知。

谅守平生谊,宁无后见期。

(0)

郑前村以辰州守被议授员外郎

铜符分守楚云开,襆被今随秋色回。

闺閤卧时传治绩,江山行处助诗才。

为郎父老家安在,作相公孙国又推。

青琐几人怜故侣,白头相遇数衔杯。

(0)

论墨绝句九首·其四

胶折燕山风莫胜,箧中片片似春冰。

时工止解缘边漆,不悟坚金俨故棱。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