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诸公登中后所戍楼》
《同诸公登中后所戍楼》全文
清 / 吴兆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若为荒戍驻征轺,纵目烽楼野色遥。

万里川原迷大漠,百年亭堠识前朝。

平沙暮卷山头树,落日晴翻海上潮。

倚堞却寻南首路,汉关迢递已云霄。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们登上一座荒凉边塞的戍楼时的景象。首句"若为荒戍驻征轺",表达了对戍楼所在之地的偏远和军事性质的感慨,"征轺"暗示着戍守者的艰辛。第二句"纵目烽楼野色遥",通过远眺烽火台,展现出辽阔的草原和遥远的地平线,显示出边疆的壮丽景色。

接下来的两句"万里川原迷大漠,百年亭堠识前朝",进一步描绘了边疆的广袤无垠和历史的沧桑感,"亭堠"是古代传递军情的设施,见证了往昔的战事和岁月变迁。"平沙暮卷山头树,落日晴翻海上潮",通过描绘傍晚时分的沙漠风光,如沙尘卷起、落日映照海潮,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壮丽的氛围。

最后两句"倚堞却寻南首路,汉关迢递已云霄",诗人倚靠城墙,回望来路,感叹通往内地的漫长道路如同直入云霄,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戍守边疆的孤独与坚韧。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塞风光,融入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戍边者的情感,展现了清代边塞诗的独特风貌。

作者介绍
吴兆骞

吴兆骞
朝代:清

吴兆骞(1631~1684)清初诗人。字汉槎(音[chá]),号季子,吴江松陵镇(今属江苏苏州)人。少有才名,与华亭彭师度、宜兴陈维崧有“江左三凤凰”之号。顺治十四年科场案,无辜遭累,遣戍宁古塔二十三年,友人顾贞观恳求于纳兰性德,后经性德父明珠营救,得以赎还。归后三年而卒。诗作慷慨悲凉,独奏边音,因有“边塞诗人”之誉,著有《秋笳集》。
猜你喜欢

何彦徽从军辽东其父往问因寄

令子三年戍,严君万里行。

艰难俱可念,相见若为情。

辽海悲闻鹤,天河愿洗兵。

尺书将远意,归马看升平。

(0)

题邹恒吾沧洲渔隐

结屋住沧洲,开轩瞰碧流。

鸟啼烟树晚,风起荻花秋。

秫酒还堪醉,鲈鱼亦易求。

陶然忘世虑,天地一虚舟。

(0)

江上有怀石门梁先生

微阳落平沙,高树带残雨。

客思堕微茫,渔舟泛容与。

萧然来远风,独立谁与语。

怅望西飞云,相思渺何许。

(0)

读渊明诗

霜风透窗隙,皓月流清辉。

良夜谁与同,孤灯对陶诗。

新意自有得,旧题颇知非。

从兹循轨辙,庶免惑多岐。

(0)

秋日忆娄仲实

秋风吹庭树,黄叶纷纷落。

时序有更迁,愁怀自萧索。

俯思年少时,携手共行乐。

容鬓今不同,交情宛如昨。

(0)

题宋彦辅梅屋

幽人爱孤芳,贞白比冰玉。

寂寞竹篱间,相依结茅屋。

久香似无闻,一清如可掬。

不有铁石心,谁能伴幽独。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