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即事》
《即事》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暮春三月巫峡长,皛皛行云浮日光。

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和香。

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

飞阁卷帘图画里,虚无只少对潇湘。

(0)
注释
皛皛:洁白明亮貌。
百和香:形容山野间花气的浓郁。
湿不妨:湿而不妨。
虚无:空旷平远。
仇兆鳌《杜诗详注》:“空旷貌。

翻译
巫峡的暮春三月似乎要比其他地方长一些,上空的白云随风疾行,映着日光,很是明亮。
突然传来雷声,马上就下起大雨,天地之间,高山群峰都笼罩在苍茫雨中,大雨骤聚骤散,清新的空气中马上充满了各种花香。
娇弱的黄莺遇到雷雨,惊恐翻回,栖止不定;而燕子就不同了,它冒雨劳作,迎风飞翔。
打开我窗前的卷帘,眼前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峡中的风景图画是壮丽的,山高水险,雷雨千峰,但还缺少潇湘洞庭的广阔浩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巫峡的美丽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首句“暮春三月巫峡长”直接设定了时间和地点,让读者即刻进入到了一个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场景中。"皛皛行云浮日光"中的“皛皛”形容声响,给人一种轻盈而连绵不绝的感觉,云彩在阳光下漂浮,呈现出天空的辽阔和自然之美。

紧接着,“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和香”,诗人通过突如其来的雷鸣与山间的细雨,勾勒出了春日里不可预测的天气变化,同时也描绘出花开得如此芬芳,以至于整个空间都弥漫着花香。这里的“浑”字形容了花香的浓郁和充满整个空气。

接下来的“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则是对鸟儿与燕子的生动写照。黄莺在水面上飞翔,时而掠水而过,有如孩童嬉戏的模样;燕子衔着泥土,即便是湿润也不以为意,这些小动物的生态活动被诗人捕捉得淋漓尽致。

最后,“飞阁卷帘图画里,虚无只少对潇湘”,则是在描绘一幅画中的美景。这里的“飞阁”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建筑,而“卷帘”则是画中细节的一部分,通过这些细节让人感受到画面之外隐藏着更为深远的意境。“虚无只少对潇湘”,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超脱尘世的态度,对于那未被描绘出、隐约中的潇湘美景,有着无限的遐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寿母·其八

神龙何光彩,乘道而浮游。

非阴复非阳,归我太清居。

暮如蓬海月,为母掌中珠。

朝如扶桑霞,为母身上襦。

天下乃尘垢,真人色不渝。

虽无人爵荣,其乐如华胥。

愿亲且安坐,清琴听徐徐。

(0)

题家生洲行乐图

诗篇闲澹是传家,久客南中兴复嘉。

双眼未堪留俗物,一杯惟有对篱花。

(0)

赠邵彦升

好游通侠是平生,滇楚年年足未停。

剖竹旧分秦郡县,下帘还作蜀沈冥。

连城璞玉谁能白,似戟须髯喜尚青。

牛斗天边吴越近,秋来同望老人星。

(0)

晤杨春州止庵于五羊翌日拜良酝之惠赋此奉谢

快瞻风度从今日,得读文章已十年。

赵尉台边怀古地,崆峒岩下早秋天。

凫飞霄汉来容易,邑有神君望俨然。

一席高谈人已醉,醇醪贻我意兼传。

(0)

欣赏斋见吴山带画

欣赏斋中赏不希,故人遗墨一沾衣。

双凫出浴翎犹湿,高柳摇风絮尚飞。

(0)

放驴

青脊?驴子,平生能苦辛。疾行虽后马,远到亦如人。

刍秣岂云薄,衰迟宁久驯。

从今卧春草,饮龁是天真。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