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鬓风鬟,看小姑、亭亭幽独。
恰似十洲缥缈,蓬莱遥瞩。
千尺飞来烟雨碧,一篙撑起春波绿。
渐轻舟、泊向大江心,山浮玉。绝壁耸,孤峰矗。
淮水右,江南曲。叹海门雄镇,瓣香长祝。
却忆彭郎曾夺取,含情不语蛾眉蹙。
正春风、三月我来游,浣尘俗。
云鬓风鬟,看小姑、亭亭幽独。
恰似十洲缥缈,蓬莱遥瞩。
千尺飞来烟雨碧,一篙撑起春波绿。
渐轻舟、泊向大江心,山浮玉。绝壁耸,孤峰矗。
淮水右,江南曲。叹海门雄镇,瓣香长祝。
却忆彭郎曾夺取,含情不语蛾眉蹙。
正春风、三月我来游,浣尘俗。
此诗描绘了小姑山的秀丽景色,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云雾缭绕、烟波浩渺的山景。诗人通过“云鬓风鬟”、“十洲缥缈”、“蓬莱遥瞩”等比喻,将小姑山的神秘与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山峰的高耸、水流的碧绿、春波的荡漾,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绝壁耸,孤峰矗”,描绘了山势的险峻与独特;“淮水右,江南曲”,则展现了地理环境的巧妙布局。诗人感叹于海门的雄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并通过“瓣香长祝”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却忆彭郎曾夺取,含情不语蛾眉蹙”,这一句运用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最后,“正春风、三月我来游,浣尘俗”,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春风吹拂的三月里,远离尘世的喧嚣,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历史文化的追思,以及对心灵净化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