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朝中措·其二》
《朝中措·其二》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词  词牌: 朝中措

暮山环翠绕层栏。时节岁将残。

远雁不传家信,空能嘹唳云间。

客程无尽,归心易感,谁与忘年。

早晚临流凝望,饥帆催卸风竿。

(0)
注释
暮山:傍晚时分的山峦。
环翠:环绕着绿色的翠色。
层栏:多层的栏杆或台阶。
时节:季节。
岁将残:快要结束的一年。
远雁:远处的大雁。
家信:家中的书信。
嘹唳:高亢的鸣叫。
客程:旅途。
归心:思乡之心。
忘年:忘记年龄的交情,指深厚的友情。
临流:面对流水。
凝望:专注地看。
饥帆:饥饿的船帆(形容船因缺乏食物而急于航行)。
风竿:风帆。
翻译
暮色中的山峦环绕着层层栏杆,季节即将逝去。
远方的大雁没有带来家书,只能在云端孤独地鸣叫。
旅途无止境,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却无人共享这份情感。
早晚我都会面对流水凝望,只因饥饿的船帆催促卸下风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岁末时的独特情感和景象。开篇“暮山环翠绕层栏”一句,通过对晚霞满山、绿意盎然的描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情境。此处“层栏”可能指的是山势起伏或是山间的小道,增添了画面之美。

接着,“时节岁将残”表达了诗人对年关即将到来的感慨。古代中国人对于岁末总有许多情感寄托,包括对过去一年的回顾和未来一年生活的期待。

“远雁不传家信,空能嘹唳云间。”这两句则转换了视角,通过大雁不再带来家书的意象,表达了一种孤独与隔绝。雁在古代常被赋予传递信息、联络亲情的意义,而这里却是“不传家信”,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思念之深。同时,“嘹唳云间”则描绘了大雁的鸣叫声,飘渺而远,增强了诗意中的孤独感。

“客程无尽,归心易感,谁与忘年。”这里诗人表达了对旅途生活的无奈,以及对于归家的渴望。旅途中的日子如同漫长的路,无始无终,而内心对于归乡的渴望却是如此容易被触动,尤其是在岁末之际。最后一问“谁与忘年”,则是一种自我安慰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末尾两句,“早晚临流凝望,饥帆催卸风竿。”诗人在河岸上久久地凝视着水面,或许是在寻找内心的宁静。同时“饥帆”暗示了时间的紧迫和生活的艰辛,而“催卸风竿”则描绘了一种对旅途结束、希望早日归家的迫切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它不仅是对岁末景象的描摹,更是一次内心世界的探索和情感宣泄。在这个过程中,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艺术造诣,为我们留下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下临广陌三条阔,斜倚危楼百尺高。

(0)

东归

一揖仍为别,他乡复避兵。

客随风雨老,春著鼓鼙轻。

宇宙关何事,艰危得此生。

门前一溪水,几日到江城。

(0)

呈李书史四首·其二

山中昼永书一帙,兵后南州健更谁。

君实中年陪社日,考亭无事注骚诗。

(0)

送张无梦归天台

独上仙槎汴水湄,吟归旧隐赤城西。

少微昨夜离丹阙,双舄何时到会稽。

策杖再寻麋鹿径,采芝重蹑薜萝梯。

云横皓鹤翘松唳,月白孤猿倚树啼。

象帝真源通阃域,玄元幽趣达筌蹄。

玉皇歌赐恩殊厚,好把贞珉刻圣题。

(0)

山樵

山樵竹里居,略彴才堪渡。

落日澹平畴,牛羊点寒暮。

(0)

相公竹

已枯断竹钧私被,既没贤公帝念深。

仆木偃禾如不起,至今谁识大忠心。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