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在炎运终,中华乱无象。
酆郊赤乌见,邙山黑云上。
大赉下周车,禁暴开殷网。
幽明同叶赞,鼎祚齐天壤。
昔在炎运终,中华乱无象。
酆郊赤乌见,邙山黑云上。
大赉下周车,禁暴开殷网。
幽明同叶赞,鼎祚齐天壤。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历史转折时刻的景象。"昔在炎运终,中华乱无象"表达了对过去动荡不安年代的回顾,那是一个国家陷入混乱、失去秩序的时代。而"酆郊赤乌见,邙山黑云上"则是通过古代天象变化来预示时事的变迁。"大赉下周车,禁暴开殷网"一句,"大赉"意为宽厚、恩泽,可能暗指某位君主或英雄人物带来的和平与秩序,而"禁暴开殷网"则是比喻性的表达,用以形容结束暴政、开放文明之网。
接着的"幽明同叶赞,鼎祚齐天壤"一句,则将现世与古代相提并论,通过对历史英雄事迹的赞颂来强调时空的连续性和文化的传承。整首诗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以及对秩序恢复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宁与文化重建的深切期许。
从艺术风格上,这首诗使用了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天象变化、历史回顾等手法,通过高度凝练和富有象征意义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和个人情感。整体上,它体现了一种恢宏与深沉的艺术风格,反映出作者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未来美好愿景的展望。
丈夫贫贱相看老,岁寒松柏同枯草。
发愤徒为风雅篇,羁怀又向燕云道。
云中地苦难为情,匹马萧萧事远征。
泪洒昭君青草墓,歌投都尉牧羊城。
不嫁红颜厮养卒,何妨奇服曼胡缨。
雕虫篆刻虽无用,一字褒讥臣子恐。
君追孔氏著麟书,我学三闾持橘颂。
云中魏尚旧宣威,今日曹公肃鼓旗。
缓带投壶垂雅颂,彩毫题赋掩晴晖。
容仪欲见如琼树,书札相将隔紫微。
八月龙沙飞急雪,中军置酒琵琶咽。
令德高言相献酬,君欢好把酡颜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