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月明秋空,清影跨洞门。
彼美婵娟姿,的是姮娥魂。
凄然到书帙,茕然入酒樽。
不归广寒家,夜游天子园。
无人知此怀,惊烟笼啼猿。
孤月明秋空,清影跨洞门。
彼美婵娟姿,的是姮娥魂。
凄然到书帙,茕然入酒樽。
不归广寒家,夜游天子园。
无人知此怀,惊烟笼啼猿。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月同游的仙境之美。"孤月明秋空,清影跨洞门"两句,设置了一幅独自赏月的画面,其中“孤月”指的是那轮高悬于天际的明月,它映照出一地清凉,“清影”则是月光如水,渗透进了洞府之中,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
"彼美婵娟姿,是的姮娥魂"进一步描写了月亮的美丽与纯净,将其拟人化为一个美丽的女子——姮娥,这不仅是对月亮之美的赞叹,也是对诗人心中那份难以言说的孤独感受的一种寄托。
接下来的"凄然到书帙,茕然入酒樽"则透露出诗人在赏月时的情感流转,他的心境如同这清冷的月光,渗透进了他的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不论是书籍还是酒樽,都承载着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不归广寒家,夜游天子园"表达了诗人超然于世俗之上的情怀,他不愿回到现实世界中的“广寒家”,而是选择在月光下漫步于“天子园”中,这里指的是皇宫的园林,但在诗人的笔下,它更像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仙境。
最后,"无人知此怀,惊烟笼啼猿"则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孤独与深沉,他的感受和情思无人能懂,只有月亮作伴,而那“惊烟”、“啼猿”的描写,更增添了一种超自然的神秘氛围。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月光、仙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以及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超脱尘世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