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恬寞坐江濒,今日登途气象春。
请剧书成为泽大,马蹄无惜入红尘。
七年恬寞坐江濒,今日登途气象春。
请剧书成为泽大,马蹄无惜入红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韦骧所作的《得董都官书因为寄四首》中的第二首。韦骧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友人董都官书信的感激之情,并借此抒发了自己离开宁静生活,踏上旅途时的感慨与期待。
首句“七年恬寞坐江滨”,描绘了诗人过去七年在江边过着平静、寂寞的生活,隐含着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与反思。接着,“今日登途气象春”一转,展现了诗人此刻即将启程的心情,仿佛春天般充满生机与希望,暗示着新生活的开始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请剧书成为泽大”,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认为友人的书信如同甘霖一般,滋润了他的心田,使他得以在旅途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和支持。“马蹄无惜入红尘”则进一步展现诗人对旅途的期待,即使踏入繁忙喧嚣的世界,也无所畏惧,充满了勇往直前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从静谧到动乱心境的转变,以及对友情、新生活和自我挑战的积极态度。
山雪泮冰鳞,江风起罗谷。
十年九羁旅,萍海聚骨肉。
白藕雪冻丝,红鱼剖腈腹。
主人前置罍,醉语颠相属。
华发不回根,羲规无返毂。
只此七尺五,无两三万六。
世儒罟礼乐,为我导君谷。
岂惜一徽言,为君筹已熟。
导君以达生,达是君所足。
导君以忧生,忧非我所欲。
泽广定生龙,山高岂碍鹄。
年年负空箧,满贮不十金。
自知荷叶命,蓄水终难任。
抱牍苦不治,抱瓮苦不深。
安得清神药,止我狂华心。
苦吟终为病,不苦不成吟。
飞思入九渊,捃拾到虫禽。
闻说三天顶,别有无忧林。
何日陟其颠,洗耳听仙琴。
石公先生,汝生以郑为宅,以水为度。
眠龙痴蛟鞭其尾而不飞,唯有蛰龙闻雷而起。
仰天潝潝如有诉,所乐者瘦壤清泉,所吟者溪风月露。
有窍无心何所郁以鸣,不过感时触机如风行于空而万窍自怒。
隐流缁客,目为山中之韶頀。
识者又以为偏枯冷,淡似于陵仲子之清,轩辕弥明之句。
石公抚几而笑曰:曹君汝岂敦煌之索,平原之辂。
长安冠带隘巷陌而相求,胡为乎逐西风而远去。
君既脂车,余亦戒路。
望江上之青峰,指湘皋之红树。
汉沔相踞,一衣带水,俟君于油口之渡。
左公城外绿刺天,便是巨擘高吟处。
天留宰辅侍宸旒。开史局、庆重游。
信綵笔花生,白云篇净,尘断境偏幽。
伫待玉人来也,熙帝载喜,起入赓酬。
千古堪传盛节,四民满听歌讴。元寮黑发讵容休。
试抬头。看海阔天高,鹏抟鲲运,襟度许悠悠。
那须个、兴风使浪,皮里著阳秋。
藉好上林晴日,载醪随处停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