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
《秋夜》全文
明 / 王守仁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树暝栖翼喧,萤飞夜堂静。

遥穹出晴月,低檐入峰影。

窅然坐幽独,怵尔抱深警。

年徂道无闻,心违迹未屏。

萧瑟中林秋,云凝松桂冷。

山泉岂无适,离人怀故境。

安得驾云鸿,高飞越南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思绪。首句“树暝栖翼喧”,通过描绘夜晚栖息的鸟儿在昏暗中嘈杂,反衬出环境的静谧。接着,“萤飞夜堂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连萤火虫的飞舞都显得格外清晰。

“遥穹出晴月,低檐入峰影”写出了明亮的月亮从远方的天空升起,月光洒在屋檐下,投射出峰峦的阴影,营造出一种深远而神秘的氛围。诗人独自坐在幽深的环境中,感到“窅然坐幽独”,内心充满深深的感慨。

“怵尔抱深警”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警觉,意识到岁月匆匆,而自己的道业并无显著成就。“年徂道无闻,心违迹未屏”揭示了他内心的矛盾,虽然心志与追求并未改变,但现实中的行动却未能跟上。

“萧瑟中林秋,云凝松桂冷”描绘了秋天树林的凄凉景象,松桂在寒云笼罩下更显清冷,寓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思念。

最后两句“山泉岂无适,离人怀故境”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家乡的无奈,以及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希望能如鸿雁般飞翔越过遥远的景色,回到心中的故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追求和对过去的怀念。

作者介绍
王守仁

王守仁
朝代:明   字:伯安   号:阳明   生辰: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你喜欢

腊日同舍郎即湖上送诸葛吏部赴胡北常平次汪

绣衣衔命去,祖帐为王留。
大舶满青镜,寒云明玉舟。
岁余官事省,蜡毕吏功休。
千古行藏意,梅边细讲求。

(0)

嘉泰二年题资州醮坛山星斗阁对是同王资州贾

三十三年去复还,笋将重踏旧江山。
青衿朋友子当户。
绿帻奚臧霜半鬟。
赢得光阴归鬓里,悔将声誉落人间。
圣六事业无穷已,只问君王觅退閒。

(0)

临川过永叔植慈竹义木於庭乃榜其堂曰慈义索

冬笋与霜堇,孝可使之生。
老槐与枯荆,义可使之荣。
芸芸天壤閒,何物非吾诚。
根心贯芽卉,影响於形声。
过君资孝友,早识真重轻。
一时东南彦,意气何相倾。
虚几隐天籁,深居观物情。
慈竹吾父子,义木吾弟兄。
夜檐月送影,昼户烟输晴。
与我一般意,乃和堂堂名。
竹根头{左角右戢}{左角右戢},下覆复上承。
木以同本故,叶叶皆相亲。
承覆匪强合,相亲谁使令。
兹有靡不有,斧斤日丁丁。
原言厚封植,岁晚长青青。

(0)

李德秀致即席赋五言十韵用韵答之

冬十有二月,朞三日六旬。
高怀局宇宙,良会惜参辰。
乘兴访安道,扣窗呼孔宾。
袭人薰蕙若,夺目烂犀珍。
风景乾吟笔,林花眩醉裀。
溪山逢旧识,水竹乐閒人。
岁签逡巡换,春炜次第新。
抚时嗟易失,涉道渺无因。
循物探天运,冥心观我身。
相期共无斁,不与迹同陈。

(0)

某偶为木犀有赋遂别驾诸丈光和盈轴因惟晋以

澹云明露立苍苍,不识从来声利场。
晋士羽浮轻兴喻,唐人承误转周章。
高谈天上兔蟾影,卑拟人閒龙麝香。
犀桂自殊苦相累,都将荣进溷真芳。

(0)

送二史三兄赴廷对

吾家令兄弟,异氏而同气。
雅知义利分,不作温饱计。
天子龙飞春,了翁对轩陛。
柄臣方擅朝,党论如鼎沸。
轧轧不能休,一挥三千字。
植治贵和平,用人戒偏陂。
天子擢第一,期以风有位。
寻寘之古代,仍诏恩礼视。
后此者三年,东瞻复联第。
天子方谅暗,有言不得试。
岁行在协洽,文翁陈谠议。
惟知守家学,宁雇触时忌。
虽不第甲乙,自谓傥无愧。
古人为己学,何有於富贵。
穷则独善身,仁将以行义。
两兄西南彦,九牧将倒指。
平生刚直胸,毋以科举累。
矧逢主听宽,宁复怀顾畏。
厥今果何事,请略陈一二。
内无王文正,谁与理家事。
外无韩忠献,谁与饬戎备。
荧惑守羽林,震雷诧冬瑞。
天象已云然,人事犹尔耳。
劈析为上言,卓哉朝阳喙。
却携令名归,为亲一启齿。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