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其三》
《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其三》全文
宋 / 张元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贼马环京洛,朝廷尚议和。

伤心闻徇地,痛恨竞投戈。

始望全三镇,谁谋弃两河。

群凶未菹醢,吾合老江波。

(0)
注释
贼马:敌人的兵马。
环:包围。
京洛:京城洛阳。
朝廷:中央政府。
尚:还。
议和:商议和平。
伤心:悲痛。
徇地:屈服于敌地。
痛恨:深感痛恨。
投戈:投降。
始望:原本希望。
全:保全。
三镇:多个城镇。
两河:黄河两岸。
群凶:众多作恶之人。
未:还未。
菹醢:古代酷刑,剁成肉酱。
吾合:我应该。
老江波:在江边老去。
翻译
敌人的兵马包围了京城洛阳,朝廷还在商议和平的策略。
听到屈服于敌地的消息,心中悲痛,对无谓的投降感到痛恨。
原本希望保全所有城镇,但无人策划防御黄河两岸。
那些作恶的人还未受到应有的惩罚,我只能在江边老去,心忧国事。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战乱与和谈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分裂、战事频仍的深切忧虑和痛恨。开篇“贼马环京洛”直接描绘了一场战争的紧张氛围,“朝廷尚议和”则透露出一个希望和平但又充满挑战的背景。在这样的情境下,诗人听到战事的消息,不禁“伤心闻徇地”,对敌人的凶残行为感到痛恨,两军交锋时双方都在“竞投戈”。

然而,在这场战争中,“始望全三镇”表达了诗人对于保全边疆、维护国家完整的渴望,而“谁谋弃两河”则显示了对背弃国土的愤慨和不解。尽管面临“群凶未菹醢”的危险局势,诗人却坚定表示“吾合老江波”,表明他虽然年迈,但仍然愿意投身于国家的河山之中,为保卫家国贡献余生。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平与战争、希望与绝望、个人情感与国家大义,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在动荡时世中的坚守和担当。

作者介绍
张元干

张元干
朝代:宋   字:仲宗   号:芦川居士   籍贯:真隐山   生辰:1091年—约1161年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猜你喜欢

追和游山韵

雨浥红香湿未泥,诸公有约去还齐。

惯途老马逢高健,欲饭村鸡送远啼。

碧水丹山情不浅,绯桃素李眼都迷。

同时恨不同清赏,惭向金陵续旧题。

(0)

同王元徵宴陆仲开宅

吴中花月为谁浓,醉杀松江陆士龙。

綵槛春风围芍药,画帘秋水对芙蓉。

归时粉黛佳人拥,行处轩车上客从。

不惜千金将宴乐,华堂日暮起歌钟。

(0)

元旦奉陪虞阁老仙盖山行香次韵

六龙扶日上遥空,玉殿春晴瑞雪融。

华盖天光双阙近,蓬莱云气九霄通。

仙童仗引浮丘伯,野老门迎太史公。

却忆御前催草诏,几回朝罢大明宫。

(0)

乙未二月十九日喜雪适间道有赍至托克托太师出征诏因赋

纷纷朔雪南飞夜,万里山河总汉朝。

铁马渡江春阵合,玉龙吹海曙光摇。

中天气正妖氛豁,南国春深瘴疠消。

最喜天威行肃杀,布衣无分乐渔樵。

(0)

苏小小歌

东流水底西飞鱼,衔得钱唐纹锦书。

几回错认青骢马,著处閒乘油壁车。

鹦鹉杯残春树暗,葡萄衾冷夜窗虚。

莲子种成南北岸,苦心相望欲何如。

(0)

杨白花

帝家迷楼春昼长,紫笙吹破百花香。

葡萄凝碧琥珀光,燕语莺啼空断肠。

枕帷红泪洒潇湘,玉镜台前添午妆。

茜罗绶带双鸳鸯,蝴蝶趁雪上钗梁,千里万里云茫茫。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