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尽狂胡迹,回头望故关。
相逢惟死斗,岂易得生还。
纵宴参胡乐,收兵过雪山。
不封十万户,此事亦应闲。
扫尽狂胡迹,回头望故关。
相逢惟死斗,岂易得生还。
纵宴参胡乐,收兵过雪山。
不封十万户,此事亦应闲。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战争后的情景,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扫尽狂胡迹”,“狂胡”通常指的是北方的游牧民族,这里意味着将敌人的痕迹彻底清除。诗人通过这个动作展现了一种战争结束后的场景,给人以肃穆之感。
“回头望故关”,诗人在扫清战乱之后,回首往昔的关隘,心中充满了对过往的思念和对家国的眷恋。这里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情感波动,是对故土的依恋,也是对战争生活与平静生活之间差异的一种体验。
“相逢惟死斗”,这句话强调了战场上的残酷,无论是敌是友,在战场上都可能面临死亡的考验。诗人通过这种描写,传达了一种对战争的无奈和悲哀。
“岂易得生还”,在频繁的生死较量中能够幸存下来并非易事。这句话不仅强化了前句的氛围,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战乱中的生与死的深刻感悟。
“纵宴参胡乐”,即使是在敌人的宴席上享受欢乐,这种快乐也是短暂且虚幻的。这里“胡”仍指北方的游牧民族,“胡乐”则是对异族文化的一种体验,但这种体验并不能掩盖战争带来的伤痛和失落。
“收兵过雪山”,诗人在描绘战争结束后军队撤退的情景,通过“雪山”这一意象增添了一份肃杀与荒凉的氛围,也隐含着战后的沉寂与恢复平静生活的愿望。
“不封十万户,此事亦应闲”,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结束后能够回到正常生活的期待。“不封”意味着不再有战乱,“十万户”则是形容家户众多,象征着一个和平安宁的社会状态。这里所说的“此事亦应闲”,指的是战争已经成为过去,现在应该回归到平静无忧的日常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与和平的对比,以及对生死与家国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他对于战争与和平的独特见解。
幻惑极所至,抟土能黄金。
海云在堂户,蓬莱或匪深。
六王尽夭札,干戈已电扫。
阿房营未成,白日照衰草。
下寿无百年,冕衮厌卑小。
混沌破昼夜,九野飞蜉蝣。
往提崆峒剑,踏雾追青虬。
东王西母在荒落,一勺沧波眼中涸。
沙邱之魂犹未招,封禅文章后且作。
天半朝阳门,鼍钟夕初警。
渐息轮蹄喧,供我独立静。
暗绿交露藤,危墙逼清景。
夐然孤月光,出自海东岭。
洞无微滓飏,旷有妙思骋。
八宝琉璃藏,咫尺上清境。
置梦华阙高,一瞬了万顷。
咳唾成玉霜,飘染蝶衣冷。
射貂方制冠,忧谁寤时耿。
及斯孤夜严,聊为返躬省。
出门数百里,犹作乡里看。
计我在乡里,十年无三年。
前庭新种槐,高已齐屋巅。
后圃野菜多,偶来尝其鲜。
今朝走京洛,计里云三千。
转似初出门,惘惘增烦煎。
高堂视行箧,谋画穷琐纤。
如遣新嫁娘,衣袜务其全。
病妻苦缝纫,皲手不得閒。
竹月已过廊,剪灯犹迟眠。
阿弟散塾归,诸妹行齐肩。
索我市带佩,下及花粉钿。
阿兄他日归,使我身手妍。
小儿三尺长,转侧吾膝前。
倚膝静辄睡,泥膝娇缠绵。
阿爷他日归,读书当连篇。
从知家室乐,富贵难夺权。
慰之欢喜辞,恐使心悲酸。
亦恐悲我心,笑语迭相欢。
天地入残腊,荒草浩平原。
骤转东北风,催上江干船。
上拜高堂亲,高堂无烦言。
但言昨宵语,在尔心腑间。
弟妹及妻子,各各手相牵。
但言君所需,要者裘与毡。
馀置行箧中,一一有绪端。
邻里走相送,饮我酒一樽。
送我至江干,江上潮如湍。
今宵我有梦,梦见江上山。
山下孤城悬,吾屋城南偏。
屋中数灯火,修竹环娟娟。
亦知竹中人,梦我江上烟。
梦我江上烟,梦我沙中田。
田中沙磷磷,江上泉溅溅。
我行日渐遥,我泪空汍澜。
寄语南来鸿,为我书频传。
《别家三十六韵》【清·姚燮】出门数百里,犹作乡里看。计我在乡里,十年无三年。前庭新种槐,高已齐屋巅。后圃野菜多,偶来尝其鲜。今朝走京洛,计里云三千。转似初出门,惘惘增烦煎。高堂视行箧,谋画穷琐纤。如遣新嫁娘,衣袜务其全。病妻苦缝纫,皲手不得閒。竹月已过廊,剪灯犹迟眠。阿弟散塾归,诸妹行齐肩。索我市带佩,下及花粉钿。阿兄他日归,使我身手妍。小儿三尺长,转侧吾膝前。倚膝静辄睡,泥膝娇缠绵。阿爷他日归,读书当连篇。从知家室乐,富贵难夺权。慰之欢喜辞,恐使心悲酸。亦恐悲我心,笑语迭相欢。天地入残腊,荒草浩平原。骤转东北风,催上江干船。上拜高堂亲,高堂无烦言。但言昨宵语,在尔心腑间。弟妹及妻子,各各手相牵。但言君所需,要者裘与毡。馀置行箧中,一一有绪端。邻里走相送,饮我酒一樽。送我至江干,江上潮如湍。今宵我有梦,梦见江上山。山下孤城悬,吾屋城南偏。屋中数灯火,修竹环娟娟。亦知竹中人,梦我江上烟。梦我江上烟,梦我沙中田。田中沙磷磷,江上泉溅溅。我行日渐遥,我泪空汍澜。寄语南来鸿,为我书频传。
https://shici.929r.com/shici/9gWBihz7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