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志厌纷扰,委怀泉石间。
云岚递掩映,松竹交回环。
坐览架上书,仰瞻天际山。
诸生列华席,辨析启心颜。
此中有真趣,非谓耽燕閒。
雅志厌纷扰,委怀泉石间。
云岚递掩映,松竹交回环。
坐览架上书,仰瞻天际山。
诸生列华席,辨析启心颜。
此中有真趣,非谓耽燕閒。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志趣高雅之士,远离尘嚣,沉浸于自然与学问之中。诗人以“雅志厌纷扰,委怀泉石间”开篇,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喧嚣世界的厌倦。接着,“云岚递掩映,松竹交回环”两句,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清幽的自然环境,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
“坐览架上书,仰瞻天际山”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不仅在自然中寻求心灵的慰藉,更在书籍中寻找知识的海洋,与天际山峦相对应,寓意着追求精神上的高度与广度。随后,“诸生列华席,辨析启心颜”描绘了与学者们交流的情景,通过讨论激发智慧的火花,体现了诗人的学术热情和对真理的渴望。
最后,“此中有真趣,非谓耽燕閒”点明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认为在这宁静与知识的交汇处,蕴含着真正的乐趣,并非仅仅是为了逃避或消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实现,以及在自然与学问中找到的精神满足。
八月四日秋始分,霹雳忽送千山云。
星斗无光天地黑,须臾雨捲银河浑。
似惊神龙起挥霍,夭矫中霄露头角。
眼光掣电灭复明,鼻息轰雷止还作。
鳞虫变化龙独灵,下上碧落蟠沧瀛。
有时奋迅雨寰宇,坐令四海歌秋成。
我闻秦关旱未已,安得甘霖遍千里。
拟续坡翁起伏龙,何必吴缣写形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