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病花浮眼,衰容雪到眉。
风尘怜客久,筋力恨归迟。
所得真如梦,无厌固巳痴。
不知缘尽处,犹有几多时。
旧病花浮眼,衰容雪到眉。
风尘怜客久,筋力恨归迟。
所得真如梦,无厌固巳痴。
不知缘尽处,犹有几多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冯山所作的《即事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因年老体衰而对人生百态的感慨与反思。
首句“旧病花浮眼”,以“花浮眼”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因长期患病,眼中的世界仿佛被一层薄雾笼罩,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接着,“衰容雪到眉”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将白发比作雪,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年华老去、容颜苍老的景象。
“风尘怜客久,筋力恨归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回归宁静生活的渴望。在风尘仆仆的旅途中,诗人已长久漂泊,内心充满了对归家的渴望,但身体的疲惫和年岁的增长却让他感到归期遥遥无期,充满了遗憾和痛苦。
“所得真如梦,无厌固巳痴。”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他认为自己所获得的一切如同梦境一般虚幻,无法满足内心的欲望,甚至可能陷入痴狂的状态。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和对物质追求的淡然态度。
最后,“不知缘尽处,犹有几多时。”诗人提出了一个未解之谜:当缘分耗尽之时,究竟还有多少时间可以用来珍惜和回忆?这一问句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和对生命有限性的感慨,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生活、情感的深切感悟。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经帷亲见犯天颜,口伐何劳抗可汗。
故国应悲周黍稷,遗黎犹识汉衣冠。
殊邻谍报终难测,累岁要盟恐易寒。
驰至金城上方略,始知颇牧在金銮。
敢谓封伦据此床,幸从科级绍馀芳。
紫薇继直中书省,丛桂犹为同舍郎。
太史书传得杨恽,渭阳情厚为秦康。
外家宅相君馀事,鱼目何堪比夜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