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红树》
《红树》全文
唐 / 吴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一声南雁已先红,神女霜飞叶叶同。

自是孤根非暖地,莫惊他木耐秋风。

暖烟散去阴全薄,明月临来影半空。

长忆洞庭千万树,照山横浦夕阳中。

(0)
注释
一声南雁:南方的大雁,常作为秋季到来的象征。
神女:这里可能指代一座山峰或神话中的仙女,与特定的地名或景色相关联。
霜飞:霜降,秋天的自然现象,暗示季节变换。
叶叶同:每一片叶子都一样,形容广泛而全面的变化。
自是:本来就是,自然是。
孤根:独自生长的根,比喻独立或不依赖于其他条件的存在。
暖地:温暖的地方,相对于寒冷的环境。
他木:其他的树木。
耐秋风:能承受秋天的寒风,比喻坚韧不拔。
暖烟:温暖环境中的烟雾,可能指晨雾或炊烟。
散去:消散,离去。
阴全薄:阴影变得稀薄,光线变好。
明月:明亮的月亮,常象征清澈或宁静。
长忆:长久地回忆,怀念。
洞庭:洞庭湖,中国著名的大淡水湖。
千万树:形容树木极多。
照山横浦:阳光或月光照耀着山峦和横跨的水道。
夕阳中:在夕阳的光辉之中,营造出一幅美丽的画面。
翻译
第一行:南方的大雁已经先感受到了秋天的讯息,神女峰上的霜降和每一片落叶同步发生。
第二行:这是因为它(指某种植物或景象)独自扎根在非温暖之地,并非其他树木能比秋风更耐寒。
第三行:温暖的烟雾消散后阴影变得稀薄,明亮的月光降临,树影覆盖了半个天空。
第四行:我常常回忆起洞庭湖边那成千上万的树木,在夕阳映照山川和水湾中的景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开篇“一声南雁已先红,神女霜飞叶叶同”两句,通过大雁的叫声和霜花纷飞,营造出一种萧瑟的秋意,树木也被染上了一层红色,显得分外妖娆。

“自是孤根非暖地,莫惊他木耐秋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能在严寒中坚守的树木的赞赏。它们虽然不靠近温暖的地方,但依然能够抵御秋风的侵袭,这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力令人敬佩。

“暖烟散去阴全薄,明月临来影半空”两句,描绘了夜幕降临时的一片景象。温暖的炊烟散去了,天边的云层变得稀薄,而明亮的月光则映照在天际,投下了朦胧的影子。

最后,“长忆洞庭千万树,照山横浦夕阳中”两句,则是诗人对洞庭湖畔那成千上万棵树木的深情回忆。在夕阳的映照下,这些树木与蜿蜒的山势、曲折的水岸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命力和美丽景象的深深赞赏。

作者介绍
吴融

吴融
朝代:唐   字:子华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850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猜你喜欢

和坛山何丈种菊

腰懒谁齐逸士名,无营人是葛天英。

却怜漉酒酲初解,梨栗从头说旧情。

(0)

黄龙山参戎燕楚威楼

危楼高百尺,跻览快新晴。

树锁千岩翠,岚收万井明。

尊前倾俗虑,云外薄浮名。

却笑琵琶索,能添饮后情。

(0)

客有题小洞壁间诗者词绮而未尽地主之意因赓和足之

野亭閒徙倚,身远觉怀开。

酒熟呼邻得,诗成待客裁。

巾香花底露,钓冷石边苔。

最是无营境,僧还杖锡来。

(0)

贻写真画工

短筇扶醉埭西东,不坐花丛便竹丛。

四大形骸遗老态,七贤潇洒自清风。

尚怜骨瘦非诗瘦,可讶颜红是酒红。

野鹤沙鸥元有社,凭君描画水云中。

(0)

题熊邑博南天遥祝卷

芹曝难消五尺天,寝兴何日罄亲前。

望遥南极心徒恋,思入蟠桃席共传。

建水春生琼液满,幔亭云霭瑞光连。

称觞看取他年寿,捧檄还居戏彩先。

(0)

春游和施处士韵·其二

陶令归来柳外津,看残秋菊又看春。

虽凭绿醑倾佳节,也爱酡颜伴里人。

何处微词销白璧,尚怜素发倚青云。

东风传得幽禽语,空对韶光一慨闻。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