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风高白飐沙,行人徙倚听悲笳。
北连紫塞三千里,南接青齐十万家。
暝色一行迷去骑,寒天数点没残鸦。
年来随计燕山道,几度经过感岁华。
城上风高白飐沙,行人徙倚听悲笳。
北连紫塞三千里,南接青齐十万家。
暝色一行迷去骑,寒天数点没残鸦。
年来随计燕山道,几度经过感岁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关景象,通过城头的风声、白沙的飘动、悲凉的胡笳声,营造出一种苍茫而寂寥的氛围。"北连紫塞三千里"展现了地域的辽阔,"南接青齐十万家"则突显了人口的密集,显示出景州作为交通要冲的繁华与边塞的雄浑。黄昏时分,行人的马队迷失在暮色中,只有几点寒鸦在空中盘旋,增添了凄冷之感。诗人以自身多年在燕山道上的经历为背景,多次经过此地,不禁感慨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情于景,感慨世事变迁的边塞怀古诗。
月中望黄河,满目金破碎。
沙堤不受月,因水得明晦。
城影落山腰,雁声出云背。
三更天宇高,七月残暑退。
树动风无声,坐久得秋态。
心知寒讯早,预作雪山对。
暂与解烦忧,清露入肝肺。
忽闻伊凉歌,河声助慷慨。
河流去不回,明月年年在。
斟酌古今情,几人临绝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