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命巾车,言憩青溪涘。
徘徊芳树林,夕阳已在水。
东望穷扶桑,波涛荡地纪。
日月互吐吞,云霞幻奇诡。
天吴昼不发,珠母宵疑徙。
岛屿急楼船,春畴閒耒耜。
鲸浪几时平,渔歌处处起。
暮春命巾车,言憩青溪涘。
徘徊芳树林,夕阳已在水。
东望穷扶桑,波涛荡地纪。
日月互吐吞,云霞幻奇诡。
天吴昼不发,珠母宵疑徙。
岛屿急楼船,春畴閒耒耜。
鲸浪几时平,渔歌处处起。
这首《海东晚眺》描绘了作者在傍晚时分,乘着巾车来到青溪之滨,欣赏海景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
首句“暮春命巾车,言憩青溪涘”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暮春时节,诗人乘坐巾车来到青溪之畔,准备稍作休息。接着“徘徊芳树林,夕阳已在水”描绘了诗人漫步于繁花似锦的树林间,夕阳的余晖倒映在水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东望穷扶桑,波涛荡地纪”转向对大海的远眺,扶桑是古代传说中的东方神木,此处借指东方的日出之地。诗人向东望去,只见无边的波涛翻滚,仿佛要冲破大地的界限。接下来的“日月互吐吞,云霞幻奇诡”进一步描绘了海面上日月交替、云霞变幻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天吴昼不发,珠母宵疑徙”则通过神话传说中的天吴与珠母,表达了对海中神秘生物的想象与敬畏。天吴是古代神话中的海神,珠母则是传说中能产珍珠的生物。这两句暗示了海面下的未知世界,激发了读者的遐想。
“岛屿急楼船,春畴閒耒耜”转而描写海上的船只与陆地上的农耕场景,岛屿上急驶的楼船与田野中悠闲耕作的农民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
最后,“鲸浪几时平,渔歌处处起”以鲸浪的起伏象征生活的波折,渔歌的响起则带来了希望与喜悦。这两句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体现,表达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海东晚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