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水流西复东,干戈短景去匆匆。
一身避乱辞乡国,几处移家类转蓬。
桂岭瘴来云似墨,海门潮上日初红。
不知何日东瀛变,马足车轮处处通。
日日水流西复东,干戈短景去匆匆。
一身避乱辞乡国,几处移家类转蓬。
桂岭瘴来云似墨,海门潮上日初红。
不知何日东瀛变,马足车轮处处通。
这首诗《厌乱》是明代诗人韩殷所作,通过描绘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和个体在乱世中的漂泊无依,表达了对和平稳定的深切渴望。
首联“日日水流西复东,干戈短景去匆匆”,以流水不息、干戈不断比喻时间的流逝和战乱的频繁,形象地展现了乱世的紧迫与无情。次联“一身避乱辞乡国,几处移家类转蓬”,诗人以“避乱”、“移家”、“转蓬”等意象,生动描绘了人们在战乱中四处流离、无家可归的悲惨境遇,凸显了乱世中个体命运的脆弱与无助。
颈联“桂岭瘴来云似墨,海门潮上日初红”,通过自然景象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鲜明的视觉冲击力。桂岭的浓雾如同乌云密布,象征着战乱带来的阴霾与苦难;而海门的潮水初升,映照出一抹初升的红日,预示着希望与光明的曙光。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社会现实相联系,既描绘了战乱环境的恶劣,又寄托了对和平未来的憧憬。
尾联“不知何日东瀛变,马足车轮处处通”,表达了诗人对于乱世早日结束、国家统一、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通过“东瀛变”这一隐喻,寄托了对社会变革与和平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动荡时局的深深忧虑和对稳定生活的向往。
综观全诗,《厌乱》深刻揭示了乱世中个体的苦难与社会的动荡,同时寄托了对和平与安定的强烈渴望,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文关怀和对美好未来的执着追求。
青光照目青门曙,玉勒雕戈拥驺驭。
东方连帅南阳公,文武吉甫如古风。
独奉新恩来谒帝,感深更见新诗丽。
共看三接欲为霖,却念百城同望岁。
双旌去去恋储胥,归路莺花伴隼旟。
今日汉庭求上略,留侯自有一编书。
五辂导灵辒,千夫象缭垣。
行宫移晓漏,綵杖下秋原。
莫究希夷理,空怀涣汗恩。
颐神方蹈道,传圣乃尊尊。
共祝如山寿,俄惊凭几言。
遐荒七月会,肸蚃百灵奔。
豹尾从风直,鸾旗映日翻。
涂刍联法从,营骑肃旌门。
杳霭虞泉夕,凄清楚挽喧。
不堪程尽处,呜咽望文园。
异乡兄弟少,见尔自依然。
来酌林中酒,去耕湖上田。
何朝逢暑雨,几夜泊鱼烟。
馀力当勤学,成名贵少年。
萧萧落叶送残秋,寂寞寒波急暝流。
今夜不知何处泊,断猿晴月引孤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