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函谷关》
《过函谷关》全文
唐 / 宋之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二百四十载,海内何纷纷。

六国兵同合,七雄势未分。

从成拒秦帝,策决问苏君。

鸡鸣将狗盗,论德不论勋。

(0)
注释
二百四十载:指特定的历史时期,这里是泛指长时间的动荡。
海内:古代指中国境内,这里代指国家内部。
纷纷:杂乱的样子,形容局势不稳定。
六国:战国时期的六个主要国家。
兵同合:各国的军队联合在一起。
七雄:战国七雄,指的是战国时期的七个强大国家。
势未分:势力分布尚未明朗,指没有明显的胜负之分。
从成:服从或跟随正确的策略以达到成功。
拒秦帝:抵抗秦国统一的意图。
策决:做出重大决策。
苏君:指苏秦,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
鸡鸣:指能学鸡叫骗开城门的技能,比喻小技。
狗盗:偷盗的小技,也是比喻。
论德:根据道德来评价。
不论勋:不只看功劳大小。
翻译
二百四十载,国家里多么纷乱。
六个诸侯国军队联合起来,七大强国的局势还未明朗。
顺从成就拒绝了秦国的霸业,决策的关键时刻咨询了苏秦。
依靠鸡鸣狗盗之徒,评判人时重品德不重功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国时期七雄争霸的历史局势,以及各自为政、势力未分的情况。开篇“二百四十载,海内何纷纷”表达了时间背景和国家动荡不安的情形。“六国兵同合,七雄势未分”进一步强调了当时的军事联盟与权力的分散状态。

诗人通过提及历史人物“从成拒秦帝”,可能是在暗示战略家孙武(也称孙子)拒绝秦始皇的邀请,而策决问苏君则是询问苏代关于用兵之道。这里展现了古代智者对于战争和国家大事的深刻洞察。

“鸡鸣将狗盗”一句,借用了古人评说名将如同雄鸡报晓、勇士若盗犬一般,以此比喻军中英杰之才。而“论德不论勋”则表达了一种选拔官的观点,即重视才能和品德而非只看功绩。

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简练有力,展示了作者对古代历史事件及其人物的深刻理解与鉴赏。同时,这也反映出唐代诗人对于国家安危和英雄英杰的关切,以及对于才德兼备之士的推崇。

作者介绍
宋之问

宋之问
朝代:唐   字:延清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生辰:约656 — 约712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猜你喜欢

夷陵张仲孚以荆州无山为戏辄书二绝

雨后飞云冉冉回,碧天都似镜初开。
只应峡口多山处,不见秋光万里来。

(0)

奉诏赴琼林苑燕钱太尉潞国文公出镇西都

都门秋色满旌旗,祖帐容陪醉御卮。
功业迥高嘉祐末,精神如破贝州时。
匣中宝剑腾霜锷,海上仙桃压露枝。
昨日更闻褒诏下,别看名姓入烝彝。

(0)

梁天机约重阳见访而汪正夫简报书斋丛菊辄有

简报丛菊生小蕊,枝头应似拨冰醅。
故人有信来相访,好祝秋风及早开。

(0)

庄鹍辞海

归路渐惊红叶老,旧山已落白云深。
庄鹍聊欲辞沧海,越鸟终须忆故林。

(0)

采江

江上云亭霁景鲜,画屏展尽一山川。
迟迟欲去犹回首,目尽孤烟白鸟边。

(0)

故人梁天机家岢岚即五台山之南也余驰使云中

君家在山南,我行在山北。
山如碧连城,千里万重隔。
我行君不知,乘冰赴异域。
异域无春风,未晚日先黑。
思君应在家,游衍甘眠食。
复恐为荐书,去谒天子国。
寒云在山头,应见真消息。
我欲讯寒云,云飞攀不得。
我马不行空,如何度山侧。
相望两不知,立马情何极。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