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人尚阁帖,香光始一变。
国朝竞学董,阉然似乡愿。
梦楼尤侧媚,腼作吴姬面。
姬传稍劲秀,董鬼终入腕。
后来有南园,纵笔绝傲岸。
纷纷女郎耳,此士真好汉。
明人尚阁帖,香光始一变。
国朝竞学董,阉然似乡愿。
梦楼尤侧媚,腼作吴姬面。
姬传稍劲秀,董鬼终入腕。
后来有南园,纵笔绝傲岸。
纷纷女郎耳,此士真好汉。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近现代初年的郑孝胥所作,他以书法艺术为主题,对明朝人崇尚阁帖(古代著名的书法帖)和后世对董其昌风格的模仿进行了评论。他认为明人崇尚阁帖,而香光(指董其昌)则有所变革,但到了国朝(清朝),人们竞相学习董其昌,书法变得过于拘泥,失去了个性,如同乡愿般无特色。接着提到梦楼(可能是某位书法家)的作品过于媚俗,模仿吴地女子的柔美。而姚惜抱和刘石庵的行楷卷子中,姚卷虽然承继了董风,但逐渐展现出刚劲秀逸的特点,而董其昌的影响并未深入到骨髓。最后,诗人推崇后来的南园(可能是一位书法家),他的作品自由豪放,无拘无束,与那些只追求形式的女性化书法家形成鲜明对比,认为他是真正的书坛豪杰。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评价,展现了作者对于书法艺术独立精神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