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多幽禽,日日鸣前林。
呼唤烟树重,应答山水深。
静中无别响,独听有馀音。
载歌仍载吟,半晴还半阴。
四时多幽禽,日日鸣前林。
呼唤烟树重,应答山水深。
静中无别响,独听有馀音。
载歌仍载吟,半晴还半阴。
这首诗描绘了天台山中四季鸟鸣的自然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间的宁静与生机。
“四时多幽禽,日日鸣前林。” 开篇点题,四季更迭,山林间总有那悠远的鸟鸣声,每日不绝于耳,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
“呼唤烟树重,应答山水深。” 鸟儿在烟雾缭绕的树林中呼唤,回应声则在深远的山水间回荡,形象地表现了鸟鸣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静中无别响,独听有馀音。” 在这宁静的环境中,除了鸟鸣之外,再无其他声响,使得鸟鸣声显得尤为突出,余音袅袅,令人回味无穷。
“载歌仍载吟,半晴还半阴。” 最后两句,诗人以自身的行为——边歌唱边吟诵,来呼应山中的自然景象,无论是晴是阴,都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将天台山中四季鸟鸣的自然景观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与诗人的内心世界。
词赋雕镌老,河山骋望频。
末流弥宇宙,大雅接斯人。
世业推王谢,儒言纂孟荀。
书能搜五季,字必准先秦。
揽辔长城下,回车晋水滨。
秋风吹雁䳱,夜月卧麒麟。
玉碗人间有,珠襦地上新。
吞声同太息,吮笔一酸辛。
与尔皆椎结,于今且钓缗。
羁心萦故迹,殊域送良辰。
草没青骢晚,霜浮白堕春。
自来贤达士,往往在风尘。
春可乐兮,乐时雨之既沾。
柳舒眉而洗涴,花含笑以增妍。
山冉冉其生翠,溪淡淡兮拖烟。
绿针黄泥陇,乌犍白水田。若有人兮,重民天。
朝芳未赏,夕秀宁搴。
知今春之可乐,岂去岁而忘旃。
春可乐兮,荷大造之陶甄。万物皆乐,吾胡不然。
日复一日,年兮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