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四十首·其二十四》
《颂古四十首·其二十四》全文
宋 / 释守珣   形式: 偈颂  押[麻]韵

连天野火了无涯,起处犹来辨作家。

眼里瞳人双翳尽,面前遍界绝空华。

道吾老,也堪誇。

汲水僧归林下寺,待船人立渡头沙。

(0)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人生及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首句“连天野火烧无涯”,以野火蔓延至天边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无尽与宇宙的广阔,引人深思于自然与存在的奥秘。

“起处犹来辨作家”一句,通过询问起火之处是否能分辨出是何人家的火,隐喻人在面对生命中的困境或挑战时,往往难以辨清事物的本质,或是迷失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

“眼里瞳人双翳尽,面前遍界绝空华”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瞳人双翳尽,意味着眼中的障碍被清除,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觉醒;“遍界绝空华”则表明在彻底清除心灵障碍后,世界呈现出其真实而纯净的一面,空华即虚幻之象,此处指去除了对世界的错误认知和执着。

“道吾老,也堪夸”一句,表达了对年老的接纳与自豪,认为即使在岁月的洗礼下,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智慧,是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最后,“汲水僧归林下寺,待船人立渡头沙”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僧人汲水归寺,待渡之人静立岸边,体现了生活的简单与平和,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不仅是对日常生活的描绘,更蕴含了对内心平静与外在和谐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生命、自我认知、自然与和谐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释守珣
朝代:宋

释守珣(一○七九~一一三四),俗姓施,安吉州(今浙江吴兴)人。初与佛鉴在蒋山分座说法。出住庐陵之禾山。退藏故里,道俗迎居天圣。后徙安吉何山及天宁。称佛灯守珣禅师,为南岳下十五世,太平勤禅师法嗣。高宗绍兴四年卒,年五十六。《嘉泰普灯录》卷一六、《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诗四十二首。
猜你喜欢

晚饮

霁景宜将远眼看,绿阴垂地已春阑。

山巅日出方乘暖,峡口风来又作寒。

老去心情非往事,閒中谈笑有馀欢。

玉盘四照江如练,忍对澄辉不倚阑。

(0)

和郤仲辅开化寺三首·其三

烟岚深处几千重,难向丹青写物容。

层阁试凭窥百里,函经慵读倚双松。

乔林乍响因秋籁,栖鸟频惊为晚钟。

莫笑下山犹怅望,浪仙平昔爱三峰。

(0)

和野轩答李著作见寄

公居何事葺幽轩,客味萧条称养閒。

人笑规模犹物外,我怜风景胜花间。

秾林斗影舒帷幕,浅溜馀声杂佩环。

欲把郡图传向此,座中常得见岷山。

(0)

岁除前五日独往黎氏园见梅花盛发

惨淡岁将暮,烟村忽见梅。

年光背我去,春色为谁开。

半日凭轩槛,无人共酒杯。

芳标深可惜,聊作看花回。

(0)

次伯通云顶山长句韵

金渊地界东西州,谚云锦担垂两头。

中间石城最佳胜,二十馀年尝再游。

奇峰虽向郡城见,好景半是僧家收。

松萝四面围绝顶,九夏不暑长如秋。

东隅忽值海日出,下照岩壑无深幽。

群阴破散宿雾敛,万象开阔晴云浮。

轩窗高处气势别,纵欲极望诚难周。

蓝凝后嶂远更秀,雪壅前溪寒不流。

软草将春鹿麌麌,浓林未暝蝉啾啾。

禅僧上堂演佛理,镗然钟韵喧层楼。

问之浮世辄不语,应笑世人多谬悠。

下山傥有顿悟者,直须作意无迟留。

(0)

杨集贤挽词·其一

彼美朝之望,光终不较年。

醇风随入地,义气去淩烟。

身后人人慕,生前事事贤。

故交贫与贱,沈痛欲呼天。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