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院中观莲四首次少詹黄太泉韵·其二》
《院中观莲四首次少詹黄太泉韵·其二》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金塘石槛禁庐东,喜见芙蓉出水红。

香远澹浮尘界外,睡深娇倚月华中。

霞幖冉冉采珠露,翠葆重重障晚风。

静玩了无尘俗念,恍疑身在水晶宫。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清幽雅致的莲花池景。首句“金塘石槛禁庐东”,以“金塘”、“石槛”、“禁庐”等词勾勒出莲花池的环境,暗示了其所在之地的尊贵与静谧。接着,“喜见芙蓉出水红”一句,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见到莲花初绽时的喜悦之情。

“香远澹浮尘界外”一句,通过“香远”和“澹浮”两个词,不仅描绘了莲花的香气飘散至远处,也暗示了莲花超凡脱俗的气质,仿佛能净化尘世的纷扰。“睡深娇倚月华中”则进一步展现了莲花在月光下的柔美姿态,仿佛沉睡中的少女依偎在月光的怀抱中,充满了温柔与宁静。

“霞幖冉冉采珠露,翠葆重重障晚风”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霞光比作采珠,将翠绿的莲叶比作屏障,形象地描绘了莲花在晨光或晚风中的美丽景象,同时也体现了莲花的坚韧与保护。

最后,“静玩了无尘俗念,恍疑身在水晶宫”两句,表达了诗人沉浸于莲花美景之中的心境,仿佛远离了尘世的烦恼,置身于一个纯净、美好的世界之中,流露出对自然美的深深向往和内心的宁静平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莲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一作权德舆诗)

上人远自西天至,头陀行遍南朝寺。
口翻贝叶古字经,手持金策声泠泠。
护法护身惟振锡,石濑云溪深寂寂。
乍来松径风露寒,遥映霜天月成魄。
后夜空山禅诵时,寥寥挂在枯树枝。
真法尝传心不住,东西南北随缘路。
佛川此去何时回,应真莫便游天台。

(0)

萼岭四望

汉家仙仗在咸阳,洛水东流出建章。
野老至今犹望幸,离宫秋树独苍苍。

(0)

送李中丞归本道(一作送人作使归)

上将还专席,双旌复出秦。
关河三晋路,宾从五原人。
孤戍云连海,平沙雪度春。
酬恩看玉剑,何处有烟尘。

(0)

酬窦拾遗秋日见呈(时此公自江阴令除谏官)

孤城永巷时相见,衰柳闲门日半斜。
欲送近臣朝魏阙,独怜残菊在陶家。

(0)

寄净虚上人初至云门(一作刘长聊诗)

寒踪白云里,法侣自提携。
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西。
方同沃洲去,不似武陵迷。
仿佛方知处,高峰是会稽。

(0)

送人还荆州(一作李嘉祐诗)

草色随骢马,悠悠同出秦。
水传云梦晓,山接洞庭春。
帆影连三峡,猿声近四邻。
青门一分手,难见杜陵人。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